1960年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纪录片,万里长
横渡万里长江的南京长江大桥到底是怎么建起来的?
年我国正式开展了一次伟大的建设,要在长江上建设一座大桥,将我们的南北双方贯通起来,永远摆脱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相见难局面。那时距离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仅相隔不到一年时间,许多老工人带着自己的宝贵经验和一腔热血来到了南京和浦口两岸。
相比起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有了更多的艰难险阻,除了技术难题外,许多帝国主义国家还对我国进行了技术和经济封锁,妄图阻拦我们的建设,甚至放出谣言说,我们正在建设的桥梁投入使用便会断裂,从水下基础施工这一项上便会面临失败,对于当时的中国工人来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仅是交通领域的成就,更是我们捍卫国家尊严的重要渠道,这场没有枪炮的战斗我们必须要打赢。
工人和技术人员从开始建设的第一天起就面临了重重困难,可他们从来没有灰心抱怨,反而是想尽各种办法解决困难,在有限的资源下将所有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潜水员小胡自告奋勇,主动提出和战友们一起突破深潜水这一关,他带着工具潜入几十米深的水下进行电焊作业。外国人说我们的水下基础施工不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同志,这样的平凡英雄绝不只有一个,在每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上,每一个工人都有这样的精神和觉悟。
在一次灌注混凝土的关键时刻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工人们并没有退缩,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奋战后终于完成了作业。不管是白昼还是黑夜,工地上忙碌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工人们守在机器前一刻都不敢放松,无数的日夜的努力让桥墩坚实的伫立在江心,大桥的建筑还远没有结束。
全国各地的钢铁加工厂都成为了建设大桥的后方保障,这样举全国之力的团结和支援,让钢梁架设作业很快就得以进行。一声声哨子吹响,工人们在各个岗位上展示着劳动的力量,这是一副多么光荣多么令人动容的画面,有这样的精神何惧困难与险阻。
工人们夜以继日的苦拼,他们的奉献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拥有一条重要的交通道路,更是为了在世界面前展示东方雄狮的基建实力。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南京长江大桥钢梁架设完成,工人们兴奋地走在自己架起的钢梁上欢呼相拥鼓掌,这是桥梁基础建设的胜利,更是无数工人苦战数日的成果。另一边负责建设桥头堡的工人们,只用了28天就完成了原定9个半月才能完成的任务,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更是中国效率的奇迹。
建设进行到最后一步是铺设路面,相比起基础建设在技术等条件上面临的困难,这一步骤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工人们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将三面红旗插上了高塔,这是最美的中国红!
年9月30日,总长多米的铁路桥通车仪式开始,火车上拉载的是工农兵群众,他们被安排在最荣耀的地方检阅自己的劳动成果,两侧工人和老百姓的欢呼声响彻云霄,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一个场面。所有人都在为自己见证了一个伟大历史而感到兴奋,铁路桥的成功通车,给公路桥上的工人们带来的更多信心,他们更加奋力劳动,决心要提前6个月结束工程,给全国人民一个惊喜。
很快,全长多米的公路桥也建设完成,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挤满了民众,庆祝大桥提前全面建成,天上下着濛濛细雨却丝毫没有影响大家雀跃的心情,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看着多辆汽车从桥梁上驶过,男男女女都表达出了发自内心的喜悦,庆贺我们的万里长江从此披上了新装,这是千百年来许多人想干却没有干成的事情。
这座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大桥,在这一刻显得那样雄壮,工人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没有人比他们更加明白这背后有多少的心酸和不容易。有人为此牺牲了一切,每一个工人都是无名英雄,他们用自己无私的劳动为后代铸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更向全世界证明了我们中国崛起,不靠任何人,只靠我们中国人自己。
我们的万里长江我们自己建桥横渡,你封锁了技术我们就去钻研突破,你封锁了经济我们就节衣缩食,没有什么比团结二字更能缔结出奇迹了。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如此,我们在享受四通八达的道路时,万莫忘却这是祖辈一步一个脚印为我们丈量出来的美好未来。
如今我们或许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看起来笨拙的劳动,但这样的精神却应该永远印刻在每一代年轻人的脑海中,这部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纪录片,让我们真正理解了那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