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沱长江大桥成功合龙,最快年底通车
好消息!3月15日上午,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内最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郭家沱长江大桥成功合龙,离年底通车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郭家沱长江大桥项目是重庆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属全市中心城区快速路六纵线跨越长江的重要节点工程。该项目线路北起江北郭家沱,南接南岸峡口镇,全长6.2公里,由花红湾立交、郭家沱长江大桥、峡口立交三部分组成。其中,郭家沱长江大桥全长.8米,主桥钢桁梁采用67.5米+米+75米三跨连续体系,主跨跨径米,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公轨两用悬索桥。
据了解,郭家沱长江大桥采用单孔悬吊双塔三跨连续钢桁梁悬索桥设计,上层桥面宽41米,双向八车道,为城市快速路过江通道,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下层桥面宽17米,为轨道8号线预留过江通道。主塔设计理念为“门楹纳水”,将水元素融入传统门式桥塔之中,与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的独特韵味相得益彰。
“大桥主桥钢桁梁全长.5米,共划分为58个节段,由个杆件、19.56万套高强螺栓栓接而成。”郭家沱长江大桥项目经理吴宝初介绍,其中吊装的首段钢桁梁长20.5米、宽39米、高12.7米、重达.5吨,是目前长江上游地区所建桥梁中,最重的单节段钢桁梁。整个钢桁梁总重约2.5万吨,相当于4座埃菲尔铁塔。
郭家沱长江大桥采用三角桁架受力体系,大桥每节段钢桁梁的纵截面都为“Z”字形,与传统桁架相比,结构更稳定,钢材用量则可节约20%以上。
钢桁梁吊装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主跨深水区多节段窗口适时刚接法+浅水区无支架连续荡移法+边跨无索区钢支架滑移法组合架设技术”,利用两台t缆载吊机自跨中向两侧主塔同步对称吊装,因地制宜,解决了复杂水域环境下大跨度悬索桥大吨位钢桁梁架设的难题。这一过程中,合龙节段的吊装,则是对项目团队最大的考验。
据了解,由于钢桁梁呈不规则“Z”字形,上下桥面板端头纵向相差2米。为节约工期,保障进度,其他钢桁梁吊装到位后,给最后一节钢桁梁的预留空间非常狭小,直接垂直起到无法到达指定位置安装。因此,合龙时,该段钢桁梁必须要边提升边牵引。而这对项目团队控制钢桁梁吊装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近吨的钢桁梁,在百米上空实现精准对接,连接的螺栓孔误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内之内,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吴宝初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项目团队不断细化合龙方案,深入开展安全技术交底,严把各项工序,严控安全质量,全面落实进度及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同时,团队还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最优化的配置,培养团队默契,通过BIM建模,考虑现场实际风、温度等因素,经过数十次模拟,验算受力情况,最终采用预偏起吊和千斤顶对拉的施工方式,实现毫米级合龙目标。
重庆中建郭家沱大桥建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绕介绍,郭家沱长江大桥的成功合龙,为接下来的桥面及附属设施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预计今年年内大桥就能具备通车条件。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郭家沱长江大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两江新区和南岸区快速通达,服务助力重庆东站及广阳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南北向交通压力,为高质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