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拍武汉青山长江边工业生活区,老旧单元楼

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www.zgbdf.net/

老旧生活区是城市过往的沉淀,几乎任何一座城市里都会有老城区的存在,常年在湖北武汉生活,对于新老城区的认知也逐渐从概念走到现实。说到武汉的老城区,三环线以北青山区的部分地带不得不提,像武惠街到青山船厂沿线,就有大量钢铁化工单位下属的职工生活区,青山船厂生活区就位于其中。以老旧单元楼为主,街道纵横分布,开放式的环境和陈旧的配置,是船厂生活区给人的第一印象,行走其中,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充满沉甸甸的复古感。

由于位置相对“偏僻”,前往船厂生活区,最好的路线是走武昌这边的临江大道,由南向北直线穿梭,几乎很少出现拥堵的交通。过天兴洲大桥、矶头山公园,接驳对向的武惠街,再向南转个路过到长青路,过了武石化生活区就是船厂生活区了。直线的街道布局,一脉相承的建筑样式,行道树不高不密集,街边护栏沿线架设,偶尔突兀开一个口子,进去之后是几栋外围的单元楼,这便是附近毗邻的生活区了,唯一的区别是这块划为武石化,这块划为船厂,生活的时间久了就逐渐熟悉。

不过,与武石化生活区不同,船厂生活区周边布局的马路多,可能也是为了将之区分开,同时,直通的马路也能开拓出更便利的公共交通来。从北边的长青路到南边的长阳路,要穿过船厂生活区,而东西两边的向阳路与凤凰路,则分别对着船厂生产区和其他小区。大矩形的边缘划分,直线楼栋的布局,还有很常见的行道树与各类金属管道树立在路边,初次到船厂生活区里,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这种稀疏又密集的小区,年代感看着遥远又咫尺,与武汉其他区域的风貌简直完全不同。

沿着长阳路进船厂生活区,可以看到小区外围的建筑楼栋,楼层不高,样式古朴,但外墙装饰似乎经过翻新,尤其是白色的石灰很显眼。小区大门很显眼,旁边有大片的停车位,顺着主路进去,两边的楼栋楼间距很小,形成一条巷子出来。左右大楼一楼有空的大门,也有完全是墙壁,连窗子都不开的布局,于是外墙上钉了一排宣传栏,罩着玻璃和金属,有种机关大院的氛围。虽然入口处的路面很宽,但被画成了双向两车道,又没有物业工作人员在,所以略显冷清,再向里走一段距离,路面又被整修过,新旧水泥痕迹突出。

也是在这个位置,小区里的大楼布局错开,外围的楼间距宽大,到里面就很密集,楼栋的成色看着非常旧,是那种粗糙的水泥灰样式。走到每一栋楼前,一般是1-3个单元入口,入口处安装有自行车车棚,还有牛奶柜和信箱柜,成色非常旧,接近报废的状态。意外的是,入口处的水泥地面也很破旧,可能是年久失修,路面的油腻和污渍比较明显。偶尔看到有人路过,骑着单车,挂着一个小包,那种匆忙的状态与旧报刊杂志里介绍的国企事业单位员工照片如出一辙。

穿过几栋单元楼后,所见到的建筑状态都是斑驳不堪,尤其以公共过道外围的为甚,一楼有被反复装修改造的痕迹。第一层的住户,在门口加装一栋铁栅栏式的单间,放些杂物,当作私人的家庭过道,也有就近凑在单元楼前行道树下摆放废弃桌椅的,时而看到有人坐在一起聊天,时而又是静悄悄的状态。整个小区里,见不到几辆机动车,反而是废弃的自行车很多,置放在一个角落,成为一处废品收购区。有的楼栋下还零星建着体育器材,成色新,一看就是最近几年补充的设施。

向北走到船厂生活区尽头的时候,就到了武惠街交汇的地方,这里也是小区的出口。出口处的房子成色新,与入口处的设计一样,经过改造维修,对外展示的形象良好。有意思的是,出口外围的几栋房子一楼,临街朝向,对外成了商铺,一长排看过去,种类还不少。早餐和副食店最多,挂的牌子与广告分门别类,也有专业的连锁和土特产店,文具与书店其貌不扬。商铺的门面不大,似乎是被刻意一分为几,以此容纳更多的对外招租的地方,就是人气一般,显得很清静。

在船厂生活区里逛一圈,一下子就察觉出了这里与武汉中心城区的不同,主要是环境和氛围,机动车少,居民少,热闹的大商铺没有,呈现出另外一种冷清的风格。想想也是,即便是主城区里,那些高楼大厦也会随着时光流逝,车水马龙的繁华中,建筑的沉淀匆匆过了数年,身处其中,让人觉得有区别又没有区别。可能每一位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最终都会发现,与繁忙的生活节奏比较,建筑的这种沉淀反而最真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3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