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数据丨无愧于桥都重庆中心城区两
日前,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承担编制的年《重庆市中心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下称《交通年报》)出炉。
《交通年报》显示,年,重庆中心城区深入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交通大数据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市民出行便捷性极大提高。
去年,市民交通出行发生了哪些变化?新增了几座跨江大桥?新开通了几条公交线路?哪些隧道、轨道站最忙?一起来看看这些大数据。
△年12月31日晚,市民们正在观景台等待观看曾家岩嘉陵江大桥通车。记者罗斌特约摄影钟志兵/视觉重庆(资料图片)
道路建设
跨两江大桥总数达30座
年,中心城区新增城市道路.0千米。其中新增快速路23.3千米,主干路86.0千米,次干路.9千米,支路.8千米,总里程为公里。新建成通车立交7座,总数达座。新建成跨两江桥梁1座,即曾家岩大桥,总数共30座;在建道路桥梁8座,即红岩村嘉陵江大桥、水土嘉陵江大桥、蔡家嘉陵江大桥、礼嘉嘉陵江大桥、白居寺长江大桥、郭家沱长江大桥、黄桷坪长江大桥和太洪长江大桥。
△年2月5日,北碚区水土嘉陵江大桥合龙。特约摄影秦廷富/视觉重庆(资料图片)
△3月30日,礼嘉嘉陵江大桥实现全桥合龙。重庆日报记者罗斌摄/视觉重庆(资料图)
新建成穿两山隧道1座,即歇马隧道,总数共19座;在建隧道5座,即龙兴隧道、统景隧道、土主隧道、陶家隧道、科学城隧道。
轨道交通
运营总里程.3公里
年,新开通国博线(悦来-沙河坝)、一号线(朝天门-小什字),运营总里程.3公里。环线西南半环客流逐步培育,中心城区轨道逐步呈现网络化运营。在建轨道交通线路10条(段),在建里程公里,轨道新一轮建设逐步拉开序幕,进入建设新周期。
△5月28日,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复盛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资料图片)
全年完成个轨道和地面公交换乘站提升改造,改造后公交、轨道换乘距离在米范围内的站点占比85%,较优化前提高26%,基本实现轨道出入口米范围内公交换乘设施全覆盖,市民平均换乘距离由改造前的米缩短至35米。
交通管理
新开通公交优先道15条
年,中心城区交通管理深入开展车道能力挖潜,开展交通组织优化69处,采用多车道汇入信号控制、潮汐车道、可变车道、共享转换车道等多种形式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新开通公交优先道15条,已运营公交优先道线路44条,里程.4公里。公交优先道平均车速15.8千米/小时,同比上升2.0千米/小时。
公共交通运营
轨道客运增加公交减少
轨道运营,全线网运行稳定后日均客运量.3万乘次,同比增加3.0万乘次,增长1.0%。地面公交,年,中心城区运营公交车辆,同比增长辆;运营线路条,同比净增25条,地面公交服务触角持续延伸。全线网运行稳定后日均客运量.3万人次,同比减少49.7万人次,下降10.0%。
△3月19日,重庆团结村车站,中欧班列(渝新欧)十周年纪念专列驶出车站,发往德国杜伊斯堡。重庆日报记者崔力摄/视觉重庆(资料图片)
对外交通建设及运营
出市交通更多元出海出境货物运输更频繁
设施建设方面,高速公路方面全市新建成高速公路公里,川渝间直连高速增至13条,通车里程达到公里。新开工铜梁至安岳、江津至泸州北线等公里高速公路,成渝双城经济圈高速路网络稳步加密。
铁路方面,成渝城际完成提质改造,成为西南地区首条运营时速公里的高铁,实现成渝1小时直达;成达万、渝万高铁开工,高铁建设驶入快车道,在建里程超公里,创历史新高。
△年12月18日上午9点48分,重庆航空一架空客客机在仙女山机场的冰雪世界里平稳降落。重庆日报记者罗斌摄(资料图片)
民航方面,武隆仙女山机场建成通航,一大四小机场格局形成。江北机场国际航线增至条,同比增加10条,旅客吞吐量排名由全国第9位提升至全国第4位。
水运方面,全市港口货物通过能力、集装箱吞吐能力实现双提升,同比分别增长1.4%和5%,果园港水水中转支线实现对上游四川重点港全覆盖,成渝地区水水联运水平提升。
对外运输围绕“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国际出海出境货运量增长迅猛。中欧、中亚及渝满俄等国际铁路班列全年开行超列,同比增长68.9%;西部陆海新通道方面,重庆—东盟跨境公路班车开行超2车次,同比增长%;国际铁海-铁铁联运班列开行列,同比增长61.5%。
上游新闻记者王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