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这十年金融见证天堑变通途江海奔涌
十年一旬,江海壮阔,疾步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要机遇,奋力书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宏伟蓝图中的南通篇章。十年间,南通经济总量实现多级跨越,在年成功跻身万亿俱乐部,成为江苏省第四座“万亿之城”;年生产总值达到.9亿元,较上年增长8.9%,增速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交通是勾勒长三角经济版图的先决条件,是“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十年间,江苏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约3万亿元,间接拉动GDP约亿元,新增约万个就业岗位。而南通也早早运用起了通江达海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出建设“一枢纽五城市”的重大战略,表明要更大格局、更深层次推进跨江融合,坚定不移对接上海,对接苏南,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公共服务等领域协同,全力打造“北上海”“新苏南”,引领带动江苏中部崛起的决心。
海陆空“三箭齐发”塑造新时代发展格局
十年弹指一瞬,南通交通格局有怎样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一组数据中窥见端倪。年至年,南通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亿元;至年,南通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从63.34亿元增长到.44亿元,同比增长近2.67倍,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了3.16倍,公路养护建设投资增长了近3.21倍,航道养护建设投资增长了近1.28倍,站场建设投资和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分别增长了80.57%和16.88%,呈现出公铁水空全面立体发展的良好态势。
放大视角,从整个交通格局来看,十年间不仅仅是数据的惊人变化,还是在海港、空港、铁路的加持下,南通交通格局实现质的飞越。海港方面,年通州湾新出海口被确立为中国唯一以江海联动开发为特色的国家战略平台,年6月29日,通州湾新出海口正式开动,开启打造江苏远洋集装箱运输核心港区、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枢纽的征程。
空港方面,年8月18日,南通兴东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正式启用,在年实现旅客吞吐量.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4万吨。与此同时,南通新机场选址也已获得批准。
铁路方面,南通正形成“八龙过江”的交通格局,坐拥张皋通道、沪苏通长江大桥、苏通二通道、苏通长江大桥、海太通道、崇海通道、北沿江过江通道、崇启大桥八条过江通道。其中,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沪苏通公铁两用大桥已建成通车,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今年已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江苏段也与9月28日正式开工……天堑变通途,南通正大踏步走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核心圈层。
金融见证“天堑变通途”与无声处润泽实体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十年间,南通金融业见证了“天堑变通途”的沧桑巨变,也在无声处润泽基础设施建设。以国有大行为例,农业银行南通分行出台《南通农行金融支持沿海高质量发展意见》,加大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资金投放,先后为“宁启铁路”“盐通铁路”“海启高速”“洋通高速”等一批省内重点交通项目提供贷款支持73.53亿元,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
年7月1日,世界上首座跨度超过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运营,成为奔腾不息长江之上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沪苏通大桥成功通车的背后离不开建设银行南通分行的大力支持。从项目初建到成功通车,该行以内部银团贷款模式为该项目授信24亿元,建设期间累计投放19.2亿元,为该项目所涉单位开设专用账户11户,对包含建设资金、农民工工资等铁路项目资金进行账户监管,为铁路项目顺利建设保驾护航。
此外,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投入也是南通金融业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亮点。今年9月,农发行南通市分行为江苏海太过江通道项目投入7.56亿元信贷资金,成为江苏省首笔第二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工作。紧接着农发行江苏省分行为该项目投放第二笔资金27.25亿元,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滋润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据悉,该项目入选国家《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也是江苏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改变苏州与南通隔江相望的地理格局,对完善苏南地区综合交通网络、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意义。
江海奔涌,催人奋进。10月11日,南通数字交通产业园揭牌仪式暨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崇川区举办,标志着南通在提升交通的布局同时,主动将数字化手段融入到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当中,努力打造江苏一流的数字交通技术创新策源地、长三角数字交通要素资源配置新高地、国内知名的数字交通产业集聚地,成为区域经济中重要的增长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