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
说到桥,俗语讲路归路、桥归桥。来表达一种互不相干的一种状态。时代进步发展。这俗语渐渐演化成你在我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样的状态。在我的老家有很多桥,小镇名字各式各样的桥。
在上海有两座桥我走的最多。一座张家浜桥,另外一座是浪水浜桥。张家浜桥是上下班经过的,和孩子一起走过的时候。会带孩子从桥上的雨水孔往下看,可以看到水面。有时还可以从小孔里扔小石子下去,看到石子从孔里掉到水面,我和孩子开心的。浪水浜桥是去往图书馆的,说它是通往知识仓库的桥可能更形象。住在浦西的时候,也有两座桥——邢家桥和香烟桥。
上小学的时候,在通往学校的路上也有座小小的石板桥。历经多年,还记得它的样子。桥面的一块石板半掉在水里,我们走在石板的另一面通过。这座桥的桥面离水很近,坐在桥上脚就可以伸到水里。夏天放学后,伙伴几人坐在桥上玩水——脚放进河水前后摆动,激起水花。有一次,我摆动力度太大,一只凉鞋从脚上掉进河里。我一下急哭了。尽管水不深但我已不知所措,还好有个大人路过。听到哭声,帮我从河里捞了起来。我才转悲为喜,过去了这么久的时光,那一幕还历历在目。在年幼的日子里,掉了一只鞋仿佛就是灾难降临。如今回想,只怕被父母责难。后来在课本里学习到了赵州桥,知道有个工匠叫李春。那个时候就非常想到现场去看,好多年过去了,我也还是没有去过这里。
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谓有水的地方就有桥。而长江上的桥大概是最多的了,各式各样不尽相同。宜昌的长江公路大桥横跨长江南北两岸,在卧铺车上经过多次却未能脚踏实地走过。而武汉长桥大桥(一桥),这座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桥。则记录了读书年代的青春岁月,和同学们一起在凉风习习的夏日的夜晚。吃完司门口的串串,喝了点行吟阁。微醉,行走在龟蛇之间。听着桥下轰隆隆的火车经过。好一副夜游江城图。
第一次见到南京长江大桥的时,已离开武汉数年。因为出差、培训来了南京数次。因这里极少友人,城市对自己来说,似乎也冷漠了不少。再后来,去过长沙,见识过湘江的桥和橘子洲的修长。在羊城,珠江夜游别有一番滋味。在有革命之城南昌,游览过赣江的桥。数年前到申城,此地自古属吴国素称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自是与泼辣粗犷的楚地不可同日而语。姑苏城外的枫桥,瘦西湖上的二十四桥上,还有西塘的送子来凤桥,无一不显露着江南的婉约和细腻。以至于我在08年去西塘时,也写了段游记来记录。
伍佰有一首歌,叫《泪桥》。计算机世界里,芯片分南桥、北桥。因为建设武汉长江大桥,当年的铁道部设立了铁道部大桥局。放眼世界,纽约的布鲁克林大桥、伦敦大桥。而在我们的心里,都有一座心桥,也许连接着从前和未来,也许连接着阴霾和阳光。每天来往的人和事从上面经过,只是驻足倾听心声的人太少太少。愿我们都有一座阳光帅气的心桥,从此迈向真实的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