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东环线明月峡长江大桥顺利合龙中华建

7月26日10时30分

随着最后一块桥面板精确安装

由中国中铁二局承建的

国内首座双层四线铁路

非对称花瓶型桥塔钢桁梁斜拉桥

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

明月峡长江大桥顺利合龙

为全线顺利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01:14

大桥简介

明月峡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市南岸区广阳镇玉泉村,全长.8米,其中主跨米。桥梁上层为预留双线高速铁路,采用N形钢桁梁结构,共计69个节段,总重超过吨。桥梁下层为双线时速公里的重庆东环线,由两塔两墩两台组成,主塔高度分别为.5米、米。

钢桁梁与主塔连接有斜拉索根,斜拉索采用不对称空间双索面扇形布置,大桥整体结构新颖、技术先进、造型美观。

攻坚克难

大桥位于长江明月峡口弯道水域,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有断层、破碎带、风场复杂、水流最大横向流速2.2米/秒,船撞桥梁风险极高等不利因素。

为解决深水基础施工难题,中铁二局制造了重达余吨的巨型钢围堰,钢围堰采用驳船从涪陵浮运千米到达桥位,创下国内内河浮运距离最长记录。

针对水流过快船撞桥梁风险极高的难题,通过设置桥区助航设施、下塔柱内部填芯混凝土和自浮式钢覆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等措施,降低了船撞风险,并使下塔柱结构的抗船撞性能达到最高等级。

▲钢围堰浮运

为优化结构性能,主梁边跨压重区采用了整箱式设计,在国内铁路钢桁梁结构中尚属首例,为今后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确保大桥顺利施工,项目部通过开展科研项目“长江峡谷四线铁路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基于风洞试验和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因地制宜设计了非对称的高低塔、不等长群桩基础、空间扇形斜拉索和抗风支座等方案,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和通车后列车的舒适性。

▲桥体斜拉索挂索施工

同时,作为国内首座双层四线铁路非对称花瓶型桥塔钢桁梁斜拉桥,还具有桥梁上部结构为复杂超静定结构,索力及线形控制难度大;钢梁拼装复杂,精度要求高;混凝土索塔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桥位跨越长江主航道,施工安全风险管控要求高;主塔基础施工受地质、水位的双重影响大等工程难点。

为有效化解施工难点,快速推进桥梁施工,项目部以创新工艺为核心,累计形成“钢围堰水上拼装施工工法”“混凝土高压地泵泵管固定装置”“斜拉桥桥塔墩顶段钢桁梁的安装方法”等60余项授权专利、优质工法和论文技术成果。

▲大桥悬臂拼装

科技创新

为解决深水基础施工难题,项目部采用双壁钢围堰辅助施工,钢围堰整体气囊法下水后进行水上接高。同时,现场采用水下超声波地形扫描排除基岩障碍,实现钢围堰快速精准定位、为后续桩基、承台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钢围堰下水

为保证塔柱预应力施工质量,项目部创新采用可视视频设备伸入管道检查管道有无破损并精确定位修补,采用新型智能张拉压浆系统,对张拉过程全程监控。

▲大桥塔柱施工

为简化斜拉索安装过程中计量问题,项目部创新采用钢绞线计米器,为斜拉索张拉准备节省宝贵时间。同时发明了一种斜拉索施工方法以及斜拉索施工装置,使张拉中放索拉索一体化,将张拉过程变得更为高效可控。

▲2号主塔边跨侧上桥面施工

项目部以明月峡长江大桥为依托,重点开展BIM技术应用,建立项目级BIM应用管理平台。从模型搭建、图纸校核、施工模拟、进度管控、安全管理、物资管理及内业管理等多方面实现BIM技术全方位应用。

▲明月峡长江大桥BIM效果图

建设意义

重庆东环线建成后将串联重庆市主城区水土、空港、龙盛、东港、茶园、南彭等区域,服务于工业企业货物运输和沿线居民的出行,对促进沿线城市化进程及产业发展、增强重庆枢纽运输组织灵活性、完善客货运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铁二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7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