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新路长江大桥在疫情中成长
21日,记者来到仙新路过江通道A3标施工现场采访,在经过测温、查验和登记后才进入到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入口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只有在册登记的工作人员才能正常“刷脸”进场。记者在现场看到,江南岸的锚碇已经完成了全部基础浇筑施工,总重量达50余万吨。仙新路过江通道A3标项目经理张国浩介绍,目前,南锚碇正在进行散索鞍支墩和锚体的施工,南引桥已经基本完成了桥墩施工,乌龙山隧道也正在持续推进建设。从现场看,引桥和隧道口都已经初显规模。
站在江南遥看江北,南北两岸的塔柱已经高高耸立,在春雨蒙蒙中直冲云端,傲然挺立,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仙新路项目指挥部现场负责人陈平介绍,目前江南江北的主塔都已经完成了80%的施工,高度已经达到米左右。预计到今年6月底左右,南北主塔将“长高”至.8米,实现封顶。
北岸的主塔、锚碇和引桥的施工也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情况下稳步推进建设。A2标北主塔即将进行第37节塔柱的浇筑,除了要让塔柱不断“长高”,还要对刚浇筑完成的部分进行“养生”。据介绍,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初凝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表面的保湿保温工作,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进行养护。为此,该项目创新设计了桥梁全自动喷淋养生工艺,确保混凝土养护期间表面均处于充分湿润状态。
北锚碇采用的是沉井的施工方式,分三次将锚碇基础沉入50米深的地下,工艺更为复杂,去年三季度已精准下沉到位,实现了封底。北锚碇正在进行锚固系统安装和锚体施工,锚杆安装已经完成根(共根)。
疫情发生以来,市公建中心对正在建设项目启动了疫情防控应急机制,要求所有在建工程项目严格执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防控要求,同时加大钢材、水泥、管片等关键材料运输的协调力度,确保重要节点工程按计划推进。
▌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冯兴、曹子烨)
▌审稿:徐舒灵
▌审核:王超
▌发布:余琦琦
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