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出新作1834米的世界级拱桥,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用来形容中国基建能力一点儿也不为过。这不,基建狂魔又出新作了。在乌江之上的百里高空上一座世界级的拱桥又要建成了。它就是刚刚精准合龙的贵州德余高速公路乌江特大桥。
来到贵州石阡、思南、凤冈三县的交界处,你会看到一座雄伟壮观的拱桥建筑。它就是乌江特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大跨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整座拱桥长达米,主桥的跨径达到了米。远远看去,橘红色的弧形拱桥横跨乌江,仿佛挂在云端之上。光是看着就能想象建成这座拱桥,建设者们要付出多大的心血。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公司和重庆交通大学共同承建监控,造就了这座世界级的拱桥。从建造第一步开始,就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在峡谷高山之间搭桥,吊装是必不可少的。偏偏乌江特大桥的主拱肋是等宽变高空间桁架结构,这种结构需要8根直径1.4米的钢管组成。8根钢管为一个节段,全桥拱肋需要60个这样的阶段,其中最大达到了吨重。
要想在百米高空上完成吊装任务,简直比登天还难。而且乌江是长江右岸最大的支流,素有“天险”之称,更是加大了难度。不过中交一公局集的建设者们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激起好战心,一定要建好这座桥。
经过没日没夜地开会、研究、推算,终于找出了最好的吊装方法。将钢节段用船运输到江中间,然后使用缆索吊系统垂直吊起进行安装。项目团队还在吊钩、缆塔上安装了一整套的吊装定位系统,这样就可以在百米外的控制室,进行远程吊装。定位系统包括了超清摄像头、信息处理器,可以实时显示吊钩的立体位置。操作员可以轻松控制,大大降低了吊装难度。
细心的朋友看到这,可能会提问,缆索吊起吨重的钢节段,不会中途承受不住断掉吗?这不用担心,吊装中用到的承重索总长度达到9万米。其中主承重索一共有28根,每根长米。再加上其他辅助索,配合72米高的缆塔。吊起百吨重的钢节段绰绰有余。另外为了维持缆索受力的稳定,团队采用了“缆扣分离”的方案。把传统的缆索吊和扣挂分开设置,操作的时候两套系统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同时主吊还用了两套往复牵引系统独立运行,加快了吊装速度。
在乌江特大桥的建造中,项目团队还考虑到了环保问题。因为建设地点是在乌江上,又邻近白鹭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一旦污染会是个很麻烦的事情。所以需要用到的钢拱梁都是在重庆涪陵拼装、焊接、喷漆后,整段运输到现场。
乌江特大桥从开始建设,就被赋予了高期望。为了保证平安百年品质,在后续的建设中,项目团队还特意研发了“拱肋创新采取卧拼+立拼的双拼工艺技术”、“数字化预拼装技术”以及“原形复位的控制方法”。这三套技术都是首次研发,严格精准地保障了乌江特大桥的质量。
自年后,中国一直不停地修路搭桥。14年来建造了无数座超级桥梁,建桥的速度与成就都在不断刷新世界纪录。这样的中国速度震惊了国内外所有人,也因此获得了基建狂魔的称号。此次修建乌江特大桥,再次证明了“基建狂魔”的实力。首次研发的三种新技术不仅为我国的拱桥事业做出贡献,还又一步推进了中国拱桥建设在国际上的地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