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跨度国内最大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成功
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第十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暨“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高端论坛将于4月19-20日在上海召开。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等联合主办。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邓文中院士将分享精彩报告《重庆两江大桥的美观设计》,重庆市的两江桥是指东水门长江大桥与千厮门嘉陵江大桥。这两座桥,一左一右,位于重庆最重要的地标朝天门两侧,犹如重庆市的两个大门。美观的要求很重要。报告将讲述这两座桥在设计时对美观的考虑,敬请期待!
▲点击图片查看大会精彩内容温馨提示:IBTC正在火热报名中,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提取码:wews)下载最新会议材料。
年3月15日
随着最后一块钢桁梁的成功吊装
国内最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
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
完成合龙
即将进入桥面及附属设施施工阶段
拟年内建成通车
郭家沱大桥项目是中心城区快速路六纵线跨越长江的重要节点工程。项目北起江北郭家沱,南接南岸峡口镇,全长6.2公里,由花红湾立交、郭家沱长江大桥、峡口立交三部分组成。其中,郭家沱长江大桥全长.8米,采用单孔悬吊双塔三跨连续钢桁梁悬索桥设计,三跨长度分别为67.5米、米、75米,米主跨长度系国内跨度最大的公轨两用悬索桥;上层桥面宽41米,双向八车道,是城市快速路过江通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下层桥面宽17米,为重庆轨道交通8号线预留过江通道。
用钢总量相当于4座埃菲尔铁塔
郭家沱长江大桥钢桁梁总重约2.5万吨,用钢量相当于近4座巴黎埃菲尔铁塔。郭家沱大桥主桥钢桁梁全长.5米,共划分为58个节段,由个杆件、19.56万套高强螺栓栓接而成。其中吊装的首段钢桁梁长20.5米、宽39米、高12.7米,重达.5吨,是目前长江上游地区所建桥梁中,最重的单节段钢桁梁。
为实现大桥高质量合龙,项目团队不断细化合龙方案,深入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全面落实进度及安全生产保证措施,还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优化配置,通过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建模,经过数十次模拟并验算受力情况,最终决定采用预偏起吊和千斤顶对拉的施工方式,使得连接的螺栓孔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
采用多种吊装工法组合的架设技术
郭家沱长江大桥采用三角桁架受力体系,大桥每节段钢桁梁的纵截面都为“Z”字形,与传统桁架相比,结构更稳定,可节约钢材用量超20%。但是,由于钢桁梁呈不规则“Z”字形,上下桥面板端头纵向相差2米,一旦其他钢桁梁吊装到位后,给最后一节钢桁梁的预留空间非常狭小,直接垂直起吊无法到达指定位置安装。为此,大桥合龙时,该段钢桁梁必须采取边提升边牵引的方式,对项目团队控制钢桁梁吊装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钢桁梁吊装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主跨深水区多节段窗口适时刚接法+浅水区无支架连续荡移法+边跨无索区钢支架滑移法组合”架设技术,利用两台t缆载吊机自跨中向两侧主塔同步对称吊装,解决了复杂水域环境下大跨度悬索桥大吨位钢桁梁架设的难题。
预计今年具备通车条件
据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按照相关进度,已具备年内通车条件。作为重庆市中心城区快速路六纵线跨越长江的重要节点工程以及规划轨道8号线预留过江通道。大桥通车后,两江新区到南岸区的时间将由过去的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左右,实现两江新区和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快速通达。
同时,该项目工程作为中心城区东部交通转换的重要通道,将有效串联重庆东站、江北机场、寸滩保税港区等重要交通物流枢纽,极大提升区域内互联互通水平。
今年,重庆东站、轨道24号线、郭家沱大桥、渝湘高铁等重要交通建设项目不断传来好消息,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高质量创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持续提供重要保障。
重庆受“两江、四山”分割,城市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介绍,截至目前已在重庆中心城区建成城市道路桥隧“35桥23隧”,在建“6桥7隧”(郭家沱长江大桥就是其中之一),过江穿山瓶颈逐步打通,成世界知名“桥都”。
END▲点击图片查看大会往届精彩“1+7”场论坛,30+国内外院士,+精彩报告,80+媒体聚焦,与您相约上海,不见不散!扫描下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