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新交通规划重磅出炉7座火车站1
近日,武汉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工作实施方案亮相。其中,《武汉市构建高起点规划体系工作方案》《武汉市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对武汉交通进行了一系列系统性的谋划,织就一张辐射引领能力更强的交通网,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城市,助力武汉“五个中心”建设。
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提升辐射引领能力。《武汉市开展高标准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也明确了任务清单。
方案提出,到年,武汉将形成14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打造“轨道上的大武汉”——实施二七路至铁机路过长江通道、白沙洲公铁大桥、堤角过江通道等过长江通道工程,建设江汉八桥、江汉九桥、江汉十桥等过汉江通道。
武汉过长江通道未来五年,武汉将着力实施二七路至铁机路过长江通道、白沙洲公铁大桥两岸接线、堤角过江通道等过长江通道,建设江汉八桥、江汉九桥、江汉十桥等过汉江通道,打造中国“桥梁博物馆”,力争“十四五”期间,主城区过长江通行能力提升25%,过汉江通行能力提升50%,让市民出行更便捷、三镇联系更紧密。
目前武汉市已建成道路、轨道、
道路+轨道复合过长江通道16座。
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已建成长江通道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
沌口长江公路大桥、
白沙洲长江大桥、
杨泗港长江大桥、
鹦鹉洲长江大桥、
武汉轨道4号线过江通道、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轨道2号线过江通道、
武汉长江隧道、
武汉轨道7号线过江通道、
武汉轨道8号线过江通道、
武汉长江二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天兴洲长江大桥、
青山长江公路大桥、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
而根据国家最新规划,年前,
武汉重点推动实施
规划新建的16座过江通道为
新建16座过江通道
武汉都市区环线汉南过江通道、
军山长江二桥、
武汉轨道17号线过江通道(青菱过江通道)、
武汉白沙洲过江通道、
武汉轨道12号线白沙洲过江通道、
武汉轨道11号线三期汉阳段过江通道、
武汉轨道13号线过江通道(小东门过江通道)、
二七路过江通道、
武汉轨道10号线二七过江通道、
武汉轨道12号线丹水池过江通道、
堤角过江通道、
武汉轨道20号线过江通道、
武汉轨道25号线过江通道(长江新城过江通道)、
武汉轨道新港线阳逻过江通道、
光谷过江通道、
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
水陆空交通全面建设打造三个中心1.建设全国铁路路网中心:
以武汉为中心,加快形成“两纵两横两斜”通达十二个方向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网,构建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域铁路交通圈,力争到年,全市铁路总里程超过公里。
其建成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汉阳站、武汉天河站以及武汉东站、长江新区站“五主二辅”客站布局,形成内陆地区完善的铁路客货运双枢纽。形成内陆地区完善的铁路客货运双枢纽。到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1.8亿人次。
客站布局:(5主+2辅)
①武汉站,11台20线,京广高速铁路、武九高速铁路等
②汉口站,10台20线,京广铁路、汉丹铁路、宁蓉铁路等
③武昌站,9台12线,京广铁路、武九铁路、武咸城际铁路等
④武汉西站(新汉阳站),13台24线,武汉枢纽直通线、汉宜联络线等
⑤武汉天河站,11台20线,沪渝蓉高速铁路等
⑥武汉东站,5台12线,武昌南线、余花联络线等
⑦长江新区站,2台4线(预留2台4线),沪渝蓉高速铁路等
而目前7大火车站中,除了已经建成运营的,其武汉东站目前也已完工,但尚不具备开通条件。武汉东站位于武黄城际铁路余花联络线上,余花联络线一端连接武昌站,一端连接已开通的武黄城际花山站。余花联络线工程前期由于拆迁原因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今年4月底拆迁问题解决后,现正全力推进余花联络线剩余工程建设。因而,要等待武汉东站开通,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2.建设航空国际门户枢纽:
推进武汉天河空铁枢纽建设,加强与鄂州花湖机场联动,打造民航客货运门户“双枢纽”。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集航空、科技、医疗健康、商务会展等高端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到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年。
3.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建设横贯东西、连接南北、通达海港的国家高等级航道,提升汉江航运能力。实施阳逻港、金口港、花山港、经开港“1+3”港区集装箱港口群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中转设施和集疏运网络,提升沿江港口铁水联运功能,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到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万标箱。
4.建设全国公路网重要枢纽:
以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六环线)为引领,推动武大、武阳、沿江等对外通道提升扩容,力争启动武天、武松等国家中长期高速路网规划项目。达到全市域“30—60—90”3个圈层时效目标(30分钟主城互通、60分钟市域辐射、90分钟大都市区直达),实现以武汉为核心的沿城镇发展轴带高快速路、城市轨道、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等复合交通走廊。充分发挥武汉区域引领作用,实现“9个城市就是1个城市”。
14条轨道交通
目前,全面实施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和有关线路起始点调整,谋划启动第五轮建设规划。到年,形成14条运营线路、总长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迈向“地铁网络时代”,地铁站点米覆盖都市发展区人口达到47.6%、覆盖岗位达到44.8%,轨道交通占公交客运量比例达到55%。打造武汉城市圈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1小时通勤圈,形成“市域门到门、城市圈区到区”的快捷交通体系,打造“轨道上的大武汉”。
截至目前
武汉已通车地铁线路有9条
(分几期建成的也仅算为一条线路)
以下为开通地铁线路示意图
从武汉地铁集团年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武汉将推动第四期建设规划调整尽快获批,加快第五期建设规划申报,加快建设11号线东段二期、12号线、19号线等续建工程,开工5号线二期、16号线二期、21号线二期,确保开通5号线、6号线二期、16号线,力争通车总里程公里。以下,附上武汉地铁最新消息
武汉地铁最新消息
由南三环站沿白沙洲大道向南延伸2.56公里,沿线设置黄家湖三街站、黄家湖五街站两座车站,预计于年开工建设。
地铁站名确定,部分站名有变。武汉地铁16号线南起周家河站,北至国博中心南站,共设车站12座(高架车站5座、地下车站7座),属于市域快线,是一条连接汉南、军山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目前16号线工程已经实现“轨通”目标,进入接车环节。武汉地铁16号线工程向正式通车运营,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花山河站—光谷五路站区间右线盾构机顺利始发。武汉地铁19号线全长21.2公里,设车站6座(全为地下站),花山新城站主体结构现已完工,另外5个车站正在进行围护结构、主体结构施工,花山新城站—花山河站区间、花山河站—光谷五路站区间隧道正在施工中,花山车辆段正在进行结构基础施工。
北延线6月底右线盾构机已顺利始发,左线盾构机也已完成下井组装,预计8月份将实现两台盾构机“前后脚”掘进。百泰路站、汤云海站主体结构已完工,15个单线盾构区间,百泰路站至北车基地站区间已双线贯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