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三桥,写进小学课文,百辆坦克两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年1月1日,我第一次走上这座漂亮、霸气的桥——南京长江大桥。
年1月1日,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至今,整整52年,大桥坚固如初,造型依然威武壮观,不输任何一座现代化桥梁。
年,《南京长江大桥》这篇文章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八零后应该都有记忆,那篇课文详细介绍了这座横跨长江,被称为“争气桥”的伟大建筑。我当年用过的一个铅笔盒上面也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图案,从那以后一直记得大桥的样子。
不过,直到三十多年后,我才有机会亲眼看到这座伟大建筑,亲手抚摸它,并拍摄了相同角度的照片。
争气桥
南京长江大桥为什么叫“争气桥”?这个名号源于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老百姓和国家都不富裕,各方面技术也很落后,当时的中国在桥梁建造领域,无论是技术还是建筑材料都比较匮乏,建造横跨长江的大桥只能依靠老大哥苏联。
年建成的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就是在苏联的援助下完成的,从技术到建材。南京长江大桥规划之初,苏联专家也参与了,到年,在大桥建造的关键时期,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回国,我国向苏联订购的大桥钢材质量不合格,苏方也停止了后续供货。
最后,为了争那口气,我国的鞍山钢铁厂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三年攻克技术难关,生产出了符合建桥要求的特种钢材,南京长江大桥得以顺利建设。就这样,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施工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不仅在中国桥梁史,在当时的世界桥梁史上也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因此被人们称为“争气桥”。因为有这段历史,所以我们看到的南京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在外形、结构方面比较相似。
坦克压桥
南京长江大桥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是“坦克压桥”,这是真实的历史,当年大桥建成时为了检验工程质量,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命令百辆坦克从桥上列队行驶,结果南京长江大桥稳如泰山,经受住了“最严苛”的考验。
不过,可能很多朋友并不知道,当年曾经两次用坦克检验大桥,分别是年和年。
年8月16日,南京长江大桥正桥钢梁在4号桥墩合拢,22日完工,许世友将军调来大约百辆坦克开过大桥检测质量是否达标。这个时候是大桥主体建设完成,并不是完全竣工交付,因为还有很多配套设施需要施工建设。
两年后的年1月1日,南京长江大桥正式通车,铁路桥和公路桥都已完工,同年9月26日,坦克又上桥了,这一次南京军区组织了八十辆坦克,加六十多辆汽车检验大桥,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即便五十多年后,大桥质量还是经得起任何考验的。
建桥9年历经波折
南京长江大桥从年1月18日开工,到年9月30日铁路桥先行通车,年元旦公路桥通车,全部竣工,历时9年。放在今天,我们感觉时间太长了,以我国现在的技术建造这样一座大桥两三年就可以完成,那么,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波折呢?
苏联撤场,自主研发钢材,困难时期几乎停工,最严重的是天灾,年9月的长江洪水,大桥4号和5号桥墩悬浮沉井的锚绳先后因洪峰的冲击力崩断,自重多吨的沉井在激流中来回摆动,最大摆动幅度达60米。如果当时沉井倾覆,那么大桥就要重新选址建造,损失无法预估。最终,建桥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在洪水中连续抢险近两个月,使大桥转危为安,排除了险情。
最著名的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上有多少座大桥?早已超过一百座,具体数量想统计清楚挺难的,因为我国近些年的建桥速度太快了,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桥通车。但是要说最著名的长江大桥,当属南京和武汉长江大桥,这两座桥意义非凡。
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建国后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跨江大桥,于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是苏联专家帮助我国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连接京汉铁路和武广铁路,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三座长江大桥,虽然晚了十几年,但却是我国自主设计、施工的,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那么,第二座长江大桥是哪座呢?它是位于重庆的白沙沱长江大桥,年6月开工,年12月建成通车,名气远不及武汉和南京长江大桥,这两座长江大桥承载着中国几代人的记忆,既是交通设施,更是历史文物和建筑遗产。年,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后把即将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写进了诗词里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大桥公园
南京长江大桥耗资2.8亿元人民币,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个数字着实惊人。共使用了6.65万吨钢材,38.41万立方米混凝土,铁路桥全长米,公路桥全长米。最吸引人的还是大桥两端的复合式桥头堡,南北各有一对,飞跃的三面红旗是显著的时代象征。
桥头堡内一部分是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陈列、展示大桥建造过程中的历史图片和相关文物,另一部分是电梯,从桥下的公园或桥面大厅买票乘坐,票价不贵,门票和电梯票只要15元,坐电梯可以上到桥头堡的观景台,纵览长江和南京全景。为一座大桥建一座公园,在我国也是不多见的。
大国工匠
我们参观南京长江大桥,能看到桥头堡侧面醒目的巨幅标语:“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万岁”等等,能够瞬间将人带回那个年代。惊叹大桥雄姿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当年建造南京长江大桥的“大国工匠”。
南京长江大桥总设计师、工程师杨晦春,在大桥还没建成时,积劳成疾,年病逝于建设工地,没能亲眼见到大桥通车。还有参与设计、施工的李国豪、谷德振、王序森、王伟明、周璞等等,向先辈致敬,他们为祖国留下了这件伟大作品。此后几十年南京长江大桥多次被印在邮票、明信片,以及各种刊物、纪念品上,还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本,年9月21日,毛主席曾亲自视察了大桥。
如今的中国,被誉为“基建狂魔”,有能力建造任何桥梁,造桥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技术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中国的桥梁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工匠精神得到了最好的传承。
那么,你还记得那篇课文吗?登上过南京长江大桥吗?欢迎留言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