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赋能,绽素养之花武汉市翠微中学ld
1
教师研讨筑基石
项目式课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为了让教师对课程有进一步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我校先后进行了课程开发研讨会、项目主题任务研讨会、课程“展示和答辩”研讨会、课程学习指南编写研讨会及三个项目组的交流分享会。所有课程老师和华师团队成员都在共同探索,不断对课程进行完善。9月16日至10月14日,学科课顺利展开。学科教师向各班学生发布并介绍了主题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角色身份,教授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技能,让学生思考如何有效地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任务之中,为学生完成主题任务搭建学科脚手架。
学科课结束后,教师遴选出各班领导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由组长招募小组成员,建立项目团队。经过一系列前期准备,10月21日,任务课正式开启。
2
团队合作出成果
01
桥的礼赞
“桥的礼赞”团队成员将撰写的文章在班级分享,制作成专栏展板,编排舞台剧给大家介绍武汉的桥。
02
桥的建造
“桥的建造”团队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桥文化博物馆以及桥梁建设工地了解桥的建造历史和工艺、与专家进行交流!
接下来,团队成员们一展所学,通过需求分析,选择建桥地址,设计桥梁图纸,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桥梁模型、计算成本并进行承压测试。
设计桥梁图纸
制作桥梁模型
各类桥模型
桥梁承重测试
03
桥的管理
“桥的管理”团队成员则进行实地采访,在网络贴吧寻找论据,对桥的“拥堵问题”“桥梁建设过程环境污染问题”“桥梁上彩灯的耗能问题”等进行了提案研究。
3
成果展示显真章
年1月6日,八年级各班学生团队齐聚大礼堂,共同分享四个月以来的研究成果。专家、教师评审团学生评审团1.桥的礼赞
学生从杂志主编和作者的视角出发,以桥为主题向世界宣传武汉。该项目中,学生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团队分工完成文章,同时,教师进到各组对文章进行指导。成果展示中,学生团队展现出了多样的宣传方式:介绍著名桥梁建筑,剖析其中文化内涵;从古诗词入手,寻找桥梁之美;通过情景剧,桥梁介绍生动有趣……《诗中桥》《桥》情景剧
《中国桥,中国魂》
2.桥的建造
学生从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身份出发,建造一座符合需求的桥,设计出最优方案。该项目需要学生团队完成桥梁设计图,确定桥梁各部位数据及建造所需材料,并搭建桥模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搭建了各种结构巧妙,外观精致的桥。各类桥模型
《上承式拱桥》介绍
3.桥的管理
学生从社会学者和城市管理者的身份出发,思考武汉桥建设、管理的良好和不良情况。学生团队通过信息检索或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城市和居民需求,确定提案内容,并根据结果分析商讨,完成提案。《如何减少长丰桥交通事故的提案》《关于杨泗港大桥桥面绿化管理的提案》《上承式拱桥》介绍为了让评审团老师和在座同学更全面地了解各团队的研究成果,同时让学生发现自身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每个团队结束展示后,团队成员对评审团老师和同学所提出的疑问进行了答辩。评审团成员提出疑问,给出评价、建议4
师生学习共成长
在本次课程实施过程中,项目课程的老师极富积极性、探索性和成长性。
在项目初期,老师对项目相对陌生,但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堂的实施,老师们都在积极参与,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挖掘学科思想,引导学生向更远更广处思考。同时,老师也对自己所授学科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了联系,与其他学科建立了关系,更立体地了解自己所授学科。
作为课程的主体——学生,在桥课程学习过程中展现并进一步发展了三力:学习力、创造力、合作力。
同学们在学科课上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综合利用所有资源来解决问题,学习力得到整体的提高。主题任务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创造力不断被激发,最终呈现出多彩的创造成果。主题任务能做到高效地解决,与小组长带领小组合作协力前进密不可分。
颁奖典礼
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看见,每一滴汗水都会浇灌出成功的花朵。年2月21日,我校为桥项目获奖同学举行颁奖仪式。
至此,“桥兴汉衢”项目课程完满结束,新的征程已经开始。在正在进行的“水润江城”项目式课程中,师生聚焦汉阳的水文化,让学生为黄鹤楼酒厂设计一款包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