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扬子江龙腾长三角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支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以米的跨越震撼世界。令南通人感到自豪的是,在这场千米大跨越的征程中,作为桥址地的南通,作出了独特的“南通贡献”。
中铁山桥:破解多项技术难题为大桥建设贡献力量
提起参与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设的这份经历,王建国充满骄傲和自豪。他所在的中铁山桥是中国首家钢梁生产企业,拥有年历史。曾参与过港珠澳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苏通大桥等桥梁的钢梁制造,并摘取过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和中国土木工程最高奖詹天佑奖。年10月,企业看中南通濒江临海的水运优势,专门在如皋港组建了山桥全资子公司。年,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中铁山桥中标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81.5个节间,共计47个节段的钢桁梁制造工作。这些钢桁梁总重量约吨,其中单个节段最重的将近吨。为保证大桥钢梁的质量、缩短施工工期,中铁山桥采用了“工厂整体拼装再浮运至现场吊装”的施工方式。
为了成功将新材料兆帕高强度钢首次应用在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大桥上,中铁山桥通过科研创新,破解了高强钢焊接、精度控制、复杂杆件制造技术等10多个难题,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保证了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零误差”的精准合龙。
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科技+智慧“搭积木”拼装出大桥
与中铁山桥大节段整体吊装的方式不同,由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参与建设的大桥过天生港专用航道桥至主航道桥段,由于处在浅滩环境,大型工程船等起重设备无法进场作业,多根近4万吨重的杆见只能散运至桥位,再像高空“搭积木”一样逐一进行拼接。这对杆件前期钻孔前的划线、孔群的钻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振华重工首次在桥梁钢桁梁杆件制造中应用了三维划线工艺。
由于杆件形状复杂,孔群多、孔数多,高空拼接还要考虑吊装变形的因素,在现场正式拼装前,振华重工还增加了一次立体试拼装验证,确保整个拼装过程万无一失,最终,92万颗螺栓孔的通孔率为%。
此外,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新式武器”也打下了“南通烙印”。位于崇川区的江苏稳强海洋工程公司出动了著名的水上大力士“稳强8号”,先后完成了19个标准节段的主桥钢梁的吊装。位于通州区的企业江苏格雷特起重机公司,为沪通长江大桥量身定制了4台吨架梁吊机,成为主桥架梁施工的“生力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