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73年南京长江大桥,鞍钢研制
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横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特大双层钢桁梁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之间、长江口上游千米处。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年,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干流的大桥。
年5月,铁道部设计总局大桥设计事务所接受设计南京长江大桥的任务,12月完成草测。
年编成《南京长江大桥设计意见书》,提出燕子矶上游下三山、上元门煤炭港和宝塔桥3个桥址方案。
年初将南京长江大桥设计任务改交大桥工程局承担,在大桥工程局成立以王序森为组长的南京长江大桥设计组。
年10月,铁道部与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在武汉召开南京长江大桥技术协作会议,还成立以同济大学桥梁专家李国豪为主任委员的技术顾问委员会。
大桥设计工作由大桥局总工程师梅旸春主持,同时得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大连工学院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鼎力支持,工程地质学家、构造地质学与地质力学家谷德振,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李国豪,力学专家张维等专家也参与了设计。
年8月至12月进行实测,年1月至6月进行定测。年5月,桥头建筑确定采用南京工学院钟训正的复堡式红旗方案。
年6月,南京长江大桥总体建设方案编制完成,年4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方案。
年1月18日,主体工程正桥桥墩开工,大桥建设全面启动。
年,中国向苏联订购1.万吨高强度低合金钢用于南京长江大桥钢梁,但由于中苏关系破裂,从苏联进口的部分钢材不达标,苏联拒绝按约供应合格品。
年,中国决定使用国产钢材建设南京长江大桥。
年,鞍山钢铁公司成功研制出符合要求的“16锰”桥梁钢,生产该型号钢材1.4万吨,保证了大桥钢梁的架设。
年春,正桥桥墩全部出水,为应对紧张的国际形势,加强战备,大量物资和资金被占用,大桥工程的建筑物资面临短缺。
年4月9座正桥桥墩竣工,11月开始从两岸相向架设正桥钢梁。
年8月16日正桥合龙,22日竣工。
年建设桥头堡,这个70米、24层高的建筑仅用28天就建设完成。
南京长江大桥共用钢材6.65万吨、混凝土38.41万立方米,总造价2.亿元。
年9月30日,铁路桥首先通车,南京市五万多军民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同时大桥的配套工程南京火车站也举行落成典礼。12月29日,公路桥正式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贯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