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国家骄傲探访50岁的南京长江大桥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v6v0td8.html

共和国老一辈的桥梁专家,他们改变了中国桥梁的历史,也改变我们的生活。你跨越的每一座桥梁,都渗透着这些先辈的智慧,每一座桥梁都承载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使命。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被人纪念,展现了生命的意义,这就是我们试图寻找,却又望尘莫及的。

各位朋友,大家新年好!回味起刚刚过去的年元旦小假期,安排得真是很完美:先放三天假,回去再上三天的班,之后又能迎来两天周末了,美滋滋。

实际上,就在年元旦之前的年12月29日,还发生了一件让各位“老南京”乃至全国人民“情怀落地”的一件大事,那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在历时2年多的封闭大修之后,“重装上阵,王者归来”,全线恢复通车;另一方面,大桥还迎来了它通车的五十周年纪念日。

南京长江大桥在年12月29日竣工通车。它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是我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可以说,南京长江大桥的全线贯通,对于当时的国内乃至全世界的“震撼”程度,即便是和当今港珠澳大桥建成相比,也是丝毫不差的。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着各种看似平常实则伟大的国家工程,《身边的国家骄傲》栏目的初衷,就是为了探寻这些工程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在本次栏目中,我们一行三人驾驶一辆SUV,沿长三角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驱车旅行:从南京开始,途径上海,最后到达杭州,行程多公里,专程探访两座半个世纪之前的超级桥梁——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01依旧卓然不群的南京长江大桥

“下面有请,南京市长~江大桥!”

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面这个断句的梗,就被网友玩了好多年。但是,对于60后、70后,乃至80后的我来说,提起“南京长江大桥”,绝对是个逆天的情怀。

曾经,有一种精神叫自力更生,有一种付出几十年如一日,50年前,南京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面对国际友人,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他们:“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可见,南京长江大桥,就是国人曾经的骄傲……

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铁路通车,12月公路通车。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是三座中最大的一座,也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国人建造的长江大桥。所以,笔者认为它的意义要大于武汉长江大桥(中苏专家通力合作施工)。举个例子,就像苏30战机和歼10战机的区别一样,后者的意义还是要大于前者的。

南京长江大桥用实力造就情怀

我虽然不是南京人,但是,南京长江大桥早已经印在我脑子里很多年。在我儿时,南京长江大桥就是当时人见人爱的“网红”。它的形象出现在各种地方——脸盆、被面、搪瓷缸子,和各处可见的宣传画,还有小学语文课文之中。可以说,这座大桥已经成为中国工程能力的体现和国民自信的代名词。我们家老爷子出差去过几次南京,有坐火车去的,也有坐汽车去的,基本上都是路过,不过有一次还是上桥转了转。他在年去南京旅游,还是特地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了看。

大桥横跨长江之上,南端在鼓楼区,北端在浦口区,是南京市的地标之一。在情怀之外,南京长江大桥还有实实在在的一面:它在几十年来,是南京通过长江唯一不收费的过江通道,各位“老南京”必须点赞!

修旧如旧的大桥是历史的见证者

我本想这次总算可以如愿以偿,看看南京长江大桥。不过,在我们到达南京时,大桥已经关闭了。年10月28日,已有48岁“高龄”、不堪重负的南京长江大桥,迎来了历史上首次的封闭大修,工期长达27个月,通车的日子是年12月29号。打开手机导航地图看看,也显示大桥正在施工。看来,我们这次只能到旁边的大桥公园去转转,在周围看看大桥了。

在我们逐步接近大桥、从引桥行驶到桥头的过程中,即便在我的大脑中,早已印刻了60年代的大桥影像。不过,我还是感受到了长江大桥在我们印象以外的“巨大”。

南京长江大桥造好时,正赶上60年代,时代特色鲜明,也反映出南京这个城市的革命气息浓厚。大桥整体给人展示着钢铁般的时代感,说实话,要的就是个这感觉。如果把桥上的标语都抠掉,换上“南京欢迎你”,桥体架子安上玻璃墙,霓虹灯,再装个电子收费杆.....那真是焚琴烹鹤了。

在南京长江大桥周边,还有浦口火车站和中山码头,两个衰荣与大桥密切相关的景点。浦口火车站与紧邻的浦口码头在长江北岸,中山码头在南岸。大桥未建成通车时,摆渡码头,车轮渡都在这。大桥开通后,浦口火车站停运,现在成了供文艺小清新们怀旧的老火车站;中山码头现在倒还有到浦口码头的轮渡,中山码头坐船去江对面,再坐回来,也可以看到大桥,2块钱一位。

02在港珠澳大桥之前的中国第一跨海大桥

和其他游记一样,我们本次的行车路线依旧富有仪式感。

辗转途中打卡江浙沪网红大桥

离别南京长江大桥之后,我们辗转两条高速公路,一路北上。长三角地区作为当今国内最为富裕发达的地域,同时水网阡陌交通,自然不乏一票现代桥梁,和前辈南京长江大桥类似,在它们之中,有很多都是规模浩瀚的民生工程,诸如杭州湾大桥、上海长江大桥、上海东海大桥等等。我们这次既然担负探访大桥的重任,自然要对这些国家工程一一“打卡”。

03承载了太多悲欢离合的钱塘江大桥

不会忘记的语文课: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

感谢长三角发达的公路网,使我们只用了将近半天时间,就从长江边来到了钱塘江畔。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年,一座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正式在钱塘江上建成。

作为近代桥梁史的先驱人物,茅老打破了外国人认为钱塘江不可能建桥的预言,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可谓一生成就非凡。

之前,外国桥梁专家到杭州实地考察后,断定钱塘江上是造不了大桥的。钱塘江上造桥最大的难题,是每月两个周期,毎天两次的潮汐。钱塘江大潮潮起时,会凭空跃来数米高的巨浪,如万马奔腾呼啸扑而来,与随水流变迁无定的泥沙,构成了是建桥的两大难题。茅老调查后却认为,只要人力、物力适当,“钱塘江造桥”并非不可能。

大桥纪念馆:为了不忘却

大桥承载了很多故事,也留下了让人难忘的回忆。钱塘江大桥旁边,有一座纪念馆。路局、杭铁分局和杭铁工务段共同出资建造。里面展示着大桥八十多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馆内收藏有建桥、修桥等实物70多件,以及茅老手稿、著作,和使用过的办公生活用品40余件。

我们进入了纪念馆,环境还不错,展馆仍在修缮之中,里面有几位参观者———看来“共和国的脊梁”还没完全被人忘却,但都是一些年近花甲的人,他们是来杭州玩,顺便来这里怀怀旧的。

钱塘江大桥,确实是多灾多难。守护这座纪念馆的钟老爷子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桥是一座爆破物放不对位置都炸不掉的桥。”在历史上,大桥15个桥墩在战争期间都曾遭受过轰炸,一些桥的部件当时被炸进了江里,又几度在战火中涅槃重生,至今仍能正常使用。

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设计寿命50年,已经超期服役24年,依旧固若金汤。大桥至今没有进行过技术上的大修,年的维修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仅仅是更换了公路桥的桥面板,可谓坚韧之极。看得出,当年的施工者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在国力、设备都不行的条件下,仍能造出如此精品,在社会进步的当下,茅老的认真精神恐怕依旧是我们十分需要的。

走出钱塘江大桥纪念馆,可以直接来到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原名蔡永祥烈士纪念馆,它所纪念的主人公,正是一位大桥的守卫者。

年10月10日凌晨2点43分,蔡永祥在大桥南岸执勤,突然发现一根大木头横亘在铁轨上,此时,由南昌开往北京的次旅客列车正向钱塘江大桥驶来。千钧一发之时,蔡永祥迎着列车,上前移开了木头,自己却来不及离开铁轨……壮烈牺牲!年仅十八岁!事后他被追认为正式党员,记一等功。

其实,不光是老年人,连我们这一代人都受过奉献牺牲的教育。蔡永祥烈士能在18岁的年纪,为保护一列火车的人,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而且是刹那间毫不犹豫的本能反应,真的很值得尊敬。

但到底是谁放的那根木头,这个案子却至今未破。嫌疑人如果活到现在,也该是七、八十岁的垂暮之人了,希望他良心发现,出来“认领”这个事,了却一桩历史公案,告慰烈士忠魂。

杭州有9座钱塘江大桥,但只有这座最老的一直都有武警部队驻扎。如今他们还在那守卫着钱塘江大桥,也许还在守卫那历史和精神!

全文总结:

大桥,

对于人们来说,

不仅是过江的一座桥梁。

它承载的东西太多,就像大家的老朋友,

陪大家走过喜怒哀乐,风风雨雨。

我们经过了无数次的长江大桥,

也透过大桥看到了人世间的冷暖。

在当今这个江海汇流、海纳百川的磅礴时代,

我们的大桥,跨越的早已不单是昼夜不息的江流,

而是岁月,而是历史,

凭奋斗脱离苦难,从崛起迈向盛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5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