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艰难推进中,重庆黄桷坪长江大桥想说爱
黄桷坪长江大桥是在《-年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年修订版)》中连接九龙半岛与南岸区的在建跨江大桥,该项目已于年初开工建设。西端将以隧道形式穿越九龙半岛地区,与青龙嘴立交相接,同时连接南北干道,东端则与南岸区渝南分流道相接。黄桷坪长江大桥东端桥位位于南岸区与巴南区交界附近,靠南岸区一侧。由于南岸区与巴南区在二塘附近分界,因此,大桥的东端就在这一线上。大桥东端的连接线未来与在建的七(公里)茶(园)路相连。黄桷坪长江大桥和东侧连接线七茶路建成后,将打开一条南岸茶园新区到九龙半岛的快速通道,连接起这两个看似相距遥远的区域。
当然,该项目除了连接茶园和黄桷坪,这座新的大桥也有望缓解杨家坪商圈的交通压力。从南岸方向前往九龙坡、大渡口,多数市民都会选择从鹅公岩大桥进入,经杨家坪商圈到达目的地;从黄桷坪周边到南坪,也常常要经过杨家坪商圈。这些过境车流日益增长,进一步增加了杨家坪商圈的交通压力。黄桷坪长江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一个新的连接九龙坡区、南岸区、巴南区、大渡口区的快速通道。届时,不管是从南岸区进入九龙坡区,还是从南岸区前往大渡口区的过境车,将不用再绕行杨家坪商圈,九龙半岛的车流量将被分流一大半。同时,由于这座大桥与鹅公岩大桥的走向几乎平行,不少走鹅公岩大桥的车辆都可以向黄桷坪大桥分流,也能够有效减少鹅公岩大桥的交通压力。
项目概况:
黄桷坪长江大桥项目为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中快速路“八横线”中的一段,跨长江节点,即黄桷坪立交西侧至二塘立交东侧,全线长约3公里(合建轨道长2.38公里),上层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下层为城市主干路及轨道24号线,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全线包括特大桥1座、互通式立交(黄桷坪、二塘)2座,项目建成后将缓解“四横线”交通压力,成为贯通九龙坡区、南岸区、巴南区和大渡口区的快速通道。
项目建设技术标准及规模:
黄桷坪长江大桥建设地点起于四川美术学院北侧,跨过长江,止于二塘立交。位于九龙坡区、南岸区、巴南区。大桥全长约2.9km,含跨江特大桥一座(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路轨共建桥,主跨m悬索桥),互通式立交2座。大桥断面为双层布置,上层为双向6车道+供水管道+人行道,下层为双向6车道+轨道。全长约2.9km,含跨江特大桥一座(轨道24号线路轨共建桥,主跨m悬索桥),互通式立交2座。
该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主跨米悬索桥主塔设计造型介绍:黄桷坪长江大桥的艺术造型主题为“时光隧道”,设计灵感来源于黄桷坪以交通茶馆、涂鸦建设等人文情况的历史缩影,及九龙坡区的旧军工厂、电厂、火车站等工业老城的悠久记忆。穿越隧道去看重庆的光影变迁,与历史对话,看今天的发展。大桥代表过去与未来的互通,传统与现代的并行。
开工两年了为什么现在才完成桥梁水下基础施工?究其原因如下:
1、虽然该项目开工两年了,但是施工一直断断续续,停工时间比较长。
2、该项目主跨结构设计方案变更,前期规划及设计为双塔斜拉桥,后改为悬索桥结构,对施工影响巨大。
3、该项目是分部位独立招标,比如前期施工单位是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仅承接该项目的基础施工,也就是说主塔及其上部构造又需要重新招标。从这一点来分析,该项目资金不到位也是一方面原因,因为该项目工程体量大,投资巨大,进行分部位招标可以有效缓解资金紧张。
4、该项目使用功能复杂,涉及多个产权单位,要做到统筹协调难度非常大,比如自来水管道跨江、轨道过江,上下两层快速路和主干道有无必要、车道设置多少合理、人行道上下层是否都设置等等在实质性施工时候都没有最终确定,该项目技术方案瓶颈没有完全解决导致了施工进度异常缓慢。
我们再来看看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二期,这当然是远景规划,预留通道。将由鹿角引出,穿过南山,经黄桷坪大桥过长江,串起大杨石组团和沙坪坝组团。黄桷坪长江大桥,未来还将与鹿角隧道贯通,届时,这座大桥将成为重庆西站到重庆东站的快捷通道。让我们一起期待该项目早日建成通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