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武汉郊区这座千年古镇,打卡老旧码头,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每座城市都会有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地方,像在湖北武汉,热闹的中心城区,静寂的远城区,大江大河连接,公路水路网络交汇,造就出丰富的商业圈子。从黄陂区的盘龙城出发,基本上不用出区域,十几分钟的车程里就有一座千年古镇黄花涝,它建在府河边上,静静矗立了悠长的岁月。前不久,小编与友人骑行路过,打卡古镇老宅和码头,在飘荡的渡船里感受着斑驳的时间光影。

骑行的起点站设定在盘龙城的许庙还建小区,附近有工业园,也有众多商品房,还有地铁和公交站。相对来说,综合发展面貌较好,而实际上,如若是骑行锻炼,也完全可以沿着巨龙大道从盘龙城以外的地方骑行过来。小编出发的时候走的是巨龙大道的终点,在高架桥下向西南方向进到黄花涝路上,除了巨龙大道部分路段是高架桥外,其余全是类似省道的马路,车辆不多,自由畅快。而马路之外,毗邻不远处又都是大桥高架,四环线高架,机场高速的高架,看着非常养眼。

骑行的速度很快,过丁店村特大桥高架后,前面的黄花涝古镇建筑已经若隐若现了。镇子的入口处有一座牌匾,看着又像是建筑水泥的招牌,高度有限,上面刻着浮雕,突出了“千年古镇”的定位。入口路面稍微宽敞,分为几个岔路,路口是广告招牌,还有几座老旧的民房。相比较广告牌上书写的文字,那几座老民房宣传的效果可能更好,因为大家的目光都在老建筑上。顺着入村的小路,骑行走得刚好,没有机动车,似乎专为骑行的人而设置。

镇子里的建筑,看着比较闲散,说白了,更有一种古朴的气质。布局上,其实看不出门道,比如公共道路绕行穿梭,通到哪里小编就走到哪里。顺着这些路面方向,眼前出现了更多的古建筑,还有行道树,多是集束一般建在一起。建筑对面立着,树木两边排开,成色的话,建筑有旧有新,应该是修缮过的。建筑的样式,很常见,但因为朝向的不同,相互堆积在一块,形成不同的布局,乍看之下,还是很有风格的。相对于其他落寞的小镇,黄花涝里的人气还不错,至少家家户户都能看到人。

转一个路口,马路拓展到了镇子的核心位置,古镇码头。说是码头,自然就有了水流,这个水流很磅礴,就是从上游流经武汉的府河。府河流域广,湖北人都知道,到了武汉黄陂黄花涝这边,已经非常接近长江,属于下游,因而水面宽阔。黄花涝古镇的面貌状态,包括古已有之的千年历史底蕴,其实就是归功于这条府河。因为有府河才有船运,才有南来北往的商贾聚集,也就诞生了齐全的码头经济,其实就是缩小版的汉口。只不过,沧海桑田之下,黄花涝落寞了,变得不再有以前的热闹,只剩下这座小镇。

古镇码头边上有座饭馆,想来这种有利的商业和旅游c位是不会被空着的,于是大家都坐下来点了菜肴。菜肴价格不贵,特色的硬货不少,比如刁子鱼、野菜、豆腐干,三大件,全产自眼前的府河湿地区域。刁子鱼不用说,野菜也很好理解,唯有豆腐干,是手工制作,秘方不外传,吃起来的感觉,香酥味浓。想到千百年前,同样是这个地方,旁边便是府河流水,各种商船和小船下,漕运归来的生意人,肯定少不了上岸吃个便饭,无论是正式的酒席还是匆匆的下酒菜,对习惯走南闯北又饥肠辘辘的人而言,都是最可口的美食。

吃完饭步行走到周边转转,看到几座老旧房子,状态像是危房,但想得到,主人肯定不会轻易让它倒塌。都知道这个年头,建造新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唯有原址旧房加固,以再住个十几二十年的标准修缮。于是大家看到的建筑面貌就很奇怪,一边是少见的青砖和泥塑材料,一边是现代化的钢筋水泥,门牌楼下撑着钢管,屋子横梁布满灰尘。周围围着挡板,房子在经历大手术,在古老的黄花涝土地上,随时都会破茧重生。

在古镇里游逛了一圈,顺着码头南边的大路,又骑行到了西湖堤上。堤坝马路是新修筑的,几乎是顺着府河堤坝走势而建,路面宽敞平坦,水泥厚度扎实,路基两侧全是绿化带和护堤林,清一色的白杨树。初夏时节里,白杨树的长势正好,透过树荫之后,看到的是流水涨势中的府河。河面比较宽阔,特别是在黄花涝古镇这一段,绵延的水面似乎完全就是为了行船和码头而来。想到这一条河流,这一座古镇,在此已横亘千余年,就觉得这时光非常厚重。确实如文人墨客的口头禅里记录的,从古镇里穿梭进出,我们都是匆匆的过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4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