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心城区桥隧错峰通行实施一个多月了,
年3月1日起,重庆中心城区在部分桥梁隧道高峰时段实施错峰通行管理措施。
实施首月,取得了“四下降、两提升、一改善”的显著成效。
中心城区高峰小时在网车22.3万辆,同比下降10.1%;
错峰桥隧早晚高峰总流量同比下降7.6%;
早晚高峰拥堵时长缩短15%和35.4%;
中心城区高峰平均车速同比提升10.5%;
错峰桥隧高峰平均车速同比提升24.6%,交通运行明显改善。
3月1日,重庆长江大桥,重庆中心城区桥隧错峰通行首日,早高峰8点半左右,桥上车辆通行平稳有序。首席记者龙帆摄/视觉重庆
路网整体交通运行明显好转
中心城区前四周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车速分别为27.5、27.6、27.3、27.1公里/小时,同比分别提升8.7%、9.1%、10.5%、12.4%;
中心城区日均早晚高峰拥堵时长缩短27.9%,其中,早高峰平均缩短12分钟,晚高峰平均缩短39分钟。
车辆出行时段分布更加均衡
根据车辆全天24小时使用分布特征监测,车辆使用均衡性显著改善,“削峰填谷”成效初显。高峰时段车辆使用量占比较错峰前降低2.4个百分点,占全天车辆使用总量的26.3%。
公共交通客流量显著提升
错峰通行政策实施后,全天客流方面,公共交通日均运送乘客.3万人次,同比增加8.2%,
其中,地面公交日均运送.6万人次,同比增加13.3%;轨道日均运送.7万人次,同比增加2.2%。
高峰时段客流方面,公共交通早晚高峰运送乘客.0万人次,同比增加9.0%。
其中,地面公交早、晚高峰日均分别运送83.8、81.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加17.9%、5.0%;
轨道早、晚高峰日均分别运送66.3、79.3万人次,分别增加8.9%、1.3%。
跨江公共交通客流方面,地面公交跨江日均客运量29.3万人次,同比增加1.4%,
轨道跨江客运量.1万人次(3号线、6号线、环线),同比增加2.8%。
小汽车单程出行时间显著缩短
高峰时段,中心城区小汽车单程出行时间平均缩短7.5%,内环以内区域小汽车单程出行时间平均缩短10.2%,限行桥隧小汽车单程出行时间平均缩短24.5%。此外,内环以内重要通道单程出行时间平均缩短2-7分钟。
其中,四公里立交-学府大道-岔路口立交出行时间平均缩短7分钟;
新牌坊立交-观音桥-渝澳大桥(嘉陵江大桥)-牛角沱立交、四公里立交-海峡路-鹅公岩立交-鹅公岩立交出行时间平均缩短5分钟;
新牌坊立交-李家坪-嘉华大桥-华村立交、渝鲁大道-黄花园大桥-黄花园立交、大石路立交-菜园坝大桥-两路口出行时间平均缩短4分钟。
限行桥隧及关联道路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实施错峰出行的15座桥梁及1条隧道早晚高峰时段总流量同比降低7.6%,高峰平均车速同比提升24.6%,好转最为明显的为高家花园大桥及复线桥、东水门大桥、嘉华大桥。
其中,高家花园大桥及复线桥高峰车速55.6公里/小时,同比上升43.8%,高峰流量降低11.7%;
东水门大桥高峰车速24.9公里/小时,同比上升31.3%,高峰流量降低18.1%;
嘉华大桥高峰车速31.8公里/小时,同比上升25.0%,高峰流量降低3.4%。
此外,嘉鸿大道、南北大道、经纬大道、临江路、渝鲁大道等限行桥隧周边关联道路通行效率也明显好转。
其中,嘉鸿大道高峰车速40.3公里/小时,同比上升59.3%;南北大道高峰车速36.4公里/小时,同比上升36.8%;
经纬大道高峰车速37.1公里/小时,同比上升32%。临江路高峰车速28.2公里/小时,同比上升21.6%;
渝鲁大道高峰车速27.7公里/小时,同比上升8.2%。
来源:重庆交巡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