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源公司使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助力赤壁长
“如果真是这样,那将大幅提升方案设计和断面测量的效率,是时候考虑采用新技术开展输电线路测量工作了。”4月18日上午11时左右,国网咸宁供电公司丰源公司工程设计部负责人夏田,在赤洪高速公路赤壁长江大桥东延段沿线高压线路迁改现场,看着头顶上按照预设航线往复飞行的无人机说道。
赤洪高速公路关键连接线赤壁长江大桥已于年9月25日0点正式通车。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东延段项目起于赤壁长江公路大桥南岸接线终点,止于蒲圻街道舒家湾附近,全长约22.6公里,同时对接国道,并将武监高速、武深高速和京港澳高速连接起来。赤壁长江大桥东延段沿线高压线路迁改设计效率的提升对赤洪高速公路早日贯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输电线路测量采用的是GPS技术,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大致为:先定转角塔位,保证连线没有跨越房屋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再沿全线测出地面高程和被跨越物的高程,在可能立直线塔的地方选择塔位,测量结束后回来处理数据、形成断面并进行排塔校核。该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后期路径一旦发生变化,变化部分断面必须重新测量、拼接,测量耗时长,对整个设计工期影响极大。但是,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效率就高多了:以赤洪高速公路赤壁长江大桥东延段沿线高压线路迁改工程为例,原本至少需要3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后,4小时便可完成全部测量工作。关键是对后期设计特别友好,因为无人机测的是一整个区域,即使后期路径变了,只要迁改范围在区域内,重新选择路径后软件操作就行了,无需重新进行断面测量。
“最早测量的时候,我们需要把通道砍出来,然后利用水准仪组合红黑面尺进行断面测量,那效率真是低啊!你想想,砍出通道是个什么概念,能不慢吗?后来有了GPS测量技术,沿线走一遍,沿线采点,断面就出来了;如今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提前预设好航线,无人机到达预设起点后自己飞就完事了,效率提升真是不一般!”夏田对同事们说道。
近年来,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夏田结合多年来的输电线路设计经验,充分发挥单位及部门优势,先后完成了千伏输电线路钢管杆数据库建设和钢管杆地脚螺栓通用设计成果,并成功应用到咸宁南玻新建千伏电源线路工程、咸宁崇阳千伏门白线13#-19#迁改工程、通城千伏通新线、新隽线、通隽线迁改工程等多个工程的杆塔选型和应用,效率提升明显,节约工程投资约22.3%。
“传统测量方式更能锻炼人,但新的技术能大幅提升效率。在人工费越来越贵、设计工期越来越紧的情况下,采用新技术能很好地解决成本和工期问题,我们必须也必将采用新的测量技术。”夏田在部门工作会上说道。
解锁新技术,挑战新高度。咸宁供电公司丰源公司设计人员将继续发扬奉献、拼搏、进取、服务的“跑山电工”精神,为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建设贡献属于线路设计人的那一份“咸电”力量。(通讯员舒克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