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情爆发的72小时,懂事得让人心疼

谁也不会想到,平地一声雷。

年,比春天来得更早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饱经沧桑的武汉来了一个措手不及。

在挺过年的新冠风暴眼后,这个被称为“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不得不再次绷紧了神经。

截止目前,武汉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27例,确诊病例21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

这次疫情的根源,来自一家叫“如新”的培训公司。

66名学员,从五湖四海而来,在没有任何报备的情况下,集聚在武昌区凯莱熙酒店和江岸区华清园小区,开了整整两天的会议。

网上还流传着他们培训的照片:

他们没有戴口罩,密密麻麻地挨个坐在一起,有说有笑。

从天河机场到户部巷,从三阳路到花园道,吉庆街、江汉路、宜家、街道口、粮道街……

他们逛遍了整个武汉三镇,打卡了生煎、水饺、烧烤、热干面、小龙虾等美食。

如新培训班的轨迹涉及了武汉10个区,87个场所,数量惊人。

看了武汉流调轨迹,有人忍不住说,这就是妥妥的武汉美食地图啊!

可是,我们在第一时间看到详细的流调结果后,不禁开始心疼武汉的速度。

向上滑动阅览

01

从21日疫情发生到23日,短短两天时间,武汉完成了核酸检测72.26万份。

累计排查风险暴露人员14.70万人,对其中的名密切接触者、名次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疫情间隔不到24小时,对于万人的大都市,感染人员场所第一时间公布。

23日,武汉全市校园封闭管理,校外人员“无必须不进校园”。

在高效的流调信息和逐日递减的病例背后,站着成千上万个无名英雄,为我们负重前行。

疫情发生的14个小时里,6个区第一时间彻夜进行了大排查。

无数为之努力的流调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和病毒较量。

作为社区工作人员,一天几百个排查电话,每天24小时在岗排查。

我医院的医护人员,前两天,她打电话对我说,最近做梦都在做核酸,醒了也在做核酸。

听到这句话后,我不禁鼻头一酸。

明明她比我年纪小,关键时候,还得靠她们一样的孩子,挺身而出来保护我们。

有网友说,在凌晨2点的时候,看到作为白衣天使的闺蜜,发朋友圈说提前半个小时测完序列。

还有网友说,我老公在武汉的防疫指挥部,已经半年没有回家住了,每天住办公室值夜班。

他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啊,为了武汉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还大家一片净土,她们不眠不休,却从未抱怨过一句。

02

我所在的小区刚好挨着封控区同馨花园,出门上班时,收到了来自社区工作人员发来的全员核酸检测消息。

不一会儿,小区里的核酸检测点就开始张罗起来。

旁边的工作人员在旁边查验着健康码,穿着厚厚防护服的白衣天使们,开始熟练地消毒、拿起棉签检测,大声说着“下一个”。

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整整13个小时,我没有看到医护人员去上一下洗手间和喝一口水。

有时候,冻到手指发麻,她们为了节省时间,也没有及时脱下橡胶手套,只是靠不停甩着手指来取暖。

昨天刷到的视频,让我泪流满面。

因为连续工作时间太长,一名医护人员因为过度劳累连续晕倒了两次。

在核酸检测现场,这个小姐姐在第一次晕倒了之后,同事将她搀扶了起来。

在短暂休息了几分钟后,望着排着长队、浩浩荡荡的人群,她顾不上自己,继续开始工作。

为了抗击疫情,她们舍弃了自己的小家,穿上雪白战袍,义无反顾奔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默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武汉这座城市筑起一座安全屏障。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白衣天使。

在刺骨的寒风里,她们身上的四个字太沉甸甸了,以至于我来不及看清她们面罩背后的稚嫩面庞和伤痕累累。

03

有人说,武汉的疫情反应速度,快得好像是曾经失去过全世界一样。

是啊,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里,武汉人民也从来没有低估病毒的威力。

因为,他们太懂了2年前武汉的支离破碎和家破人亡。

毕竟,这个千疮百孔的城市,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这一次,英雄的人们面对疫情的突袭,她们没有丝毫抱怨,淡定且从容地点开某宝,下单了一箱口罩、一盒消毒纸巾、一瓶消毒液……

三年来,无论严寒酷暑,懂事的武汉人似乎早已将口罩焊在了脸上,一向倔强的大爷大妈们也不例外。

他们连夜排队做着核酸,自动距离1米,排队,张嘴,45度角仰望天空,一次两次,只要社区有需要,他们就会全力配合。

小区里广场舞不跳了,牌局也都没有了,只有寂静的街角和地铁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华。

朋友、同事之间的问候,从“你吃了吗?”变成了“你今天核酸了吗?”

对着流调行程,武汉人开始努力回忆自己:

最近有没有去过粮道街、昙华林、户部巷、M+、大智路虾黄吉庆街旗舰店、荟聚必胜客、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天河机场……

大家在网上互相打气,透过沉重的疫情,乐观如他们,依然能分享出诗与远方的吃货情怀。

04

武汉,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没有相比去年的《武汉“渣男”故事》、《荆州爱情故事》那般轰轰烈烈。

这次,武汉没有暴露任何一个人的隐私。

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完美的受害者,只有勇敢的幸存者。

有一名感染者,住在洪山区岭秀华庭,却每天要穿过大半个武汉,跨江去东西湖的武汉客厅某公司上班。

在难得休息的周末,用来参加这场本以为能让生活变得更好的培训,没曾想上天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当他们的活动轨迹徐徐展开在我们面前,吃早餐,打卡美食店,逛便利店,买菜,接送孩子补习……

这些生活中的日常琐细,其实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缩影。

因为,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就是这座城市本身。

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活着,在一天天的循环往复里,拼尽全力走到故事的结尾。

也许,这才是武汉赋予我们的人间烟火气。

年3月,樱花马上就要盛开了。

登黄鹤楼,游东湖,逛武大,吃食堂,夜晚在江边吹着晚风,看长江大桥,我想,那一定是一种久违的感动。

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切疾病与苦难都将成为岁月的尘埃,武汉没有悲伤和哭喊。

---END----

整理丨鱼籽酱·余杨

编辑丨籽籽

主编丨鱼鱼

来源|鱼籽酱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