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阁,它的名字取自一首唐诗,用一首诗读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坐落在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
晴川阁景区整个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楼、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
晴川阁景区与武昌黄鹤楼夹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有“三楚胜景”之称。名冠四方的楼阁隔岸相对,在万里长江上唯此一处。
荆楚雄风石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是当时的荆南观察使李振义所书,主要是为了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拼搏的精神。
晴川阁建于明朝初年,与黄鹤楼仅一江之隔。其名取自唐代诗人崔颢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
相比黄鹤楼的人声鼎沸而让人无心看风景,晴川阁却像一个清雅的隐士,虽身处闹市,却惬意安然。登上晴川阁,可观赏和黄鹤楼上一样的浩然江水,难得清静的地方,或许更能体会古人喜爱登高赋诗的心情。
站在晴川阁观景台拍长江大桥
台阶上去是铁门关,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魏相争,设关于此。”武昌曾经是吴国的都城。从三国时期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铁门关一直是武汉重要的军事要塞,曾历经多次攻守激战。唐武德四年(公元年),汉阳建砖城后,铁门关军事作用日渐削弱,成为文化、经贸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明代末年,铁门关被毁,仅剩土基墙座,清初在残存的土基上建关帝庙,民国初年因战乱,铁门关遗迹连同庙宇一起成为废墟。年12月,铁门关复建。复建后的铁门关,占地面积为平方米,通高为26米。关体墙面由红沙石砌成,城墙内部结构为钢筋水泥,关上城楼翘戗飞檐,翼角升腾,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不得不说是真的很喜欢古建筑,有种独特的美。
从晴川阁出来,旁边就是大禹神话园,不要门票,是汉阳江滩的一部分,是以大禹神话雕雕塑为主题的景观园。
走过神话园,处处能感受到冲击和震撼。大禹治水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而劳动人民的辛勤不息和无穷智慧才更是令人感动和敬仰的。
欣赏完汉口的历史,沿着路边走几步,便是汉阳江滩了。漫步江滩公园,休息片刻,顺便赏赏长江沿岸的风景。暖春四月,正是在江滩好时候呢!
一直认为一座城市若有江河为伴,就有更不同的韵味。奔流不息的江水,自古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水源,还有灵魂深处的东西。
tips;
1.门票:免费(刷二代身份证进去就可以拉,现在武汉很多景点都是这样的~)
2.开放时间:早上9点—下午5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