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桥的武汉,火车靠轮渡过江,这段历史你

武汉这座大江大河大湖组成的城市,在先秦至南北朝已经有人开始聚居于此,古有夏汭、鄂渚之名。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距今年的新石器时代,年,湖北省博物馆对东湖之滨的放鹰台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石斧、石锛以及鱼叉等新石器时代遗存,经认定属于屈家岭文化。

大江大河大湖大桥的武汉盘龙城遗址

春秋战国时代,武汉属于楚国范畴,留下了一些遗迹传说。至今,汉阳仍存有古代留下的古琴台、锺子期墓等建筑遗迹和“琴断口”等历史地名,武汉也因此被称为“知音”故里。

高山流水觅知音

现代武汉的起源,是东汉末年军阀刘表命江夏太守黄祖在今汉阳月湖附近所建的“却月城”和东吴孙权于年在今武昌蛇山所筑的“夏口城”。却月城是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址。孙权筑夏口城时,在蛇山附近的城墙上修筑了一座瞭望塔,这便是后来举世闻名的黄鹤楼。抗金英雄岳飞驻防鄂州(今武昌)8年,在此兴师伐金,因此岳飞也被朝廷封为“鄂王”,武汉也曾遍布“岳王庙”的遗迹,所以现在黄鹤楼景区里有着巨大的岳飞像也是因为如此。

岳王庙

但是江河湖泊养育了武汉人民也带来了诸多不便,从古到近代武汉人想要过江就只能借助于船只,如果遇到大风大雨过江就是一场生命的冒险,江水汹涌险恶有多少人被吞噬了生命。可是到了近代有了火车要过江居然也要用船。年,历经40年沧桑,粤汉铁路武昌徐家棚至广州黄沙公里终于全线贯通。年3月10日,武汉火车轮渡刘家庙站与徐家棚站的两座铁路轮渡码头竣工,从此北京开出的火车经武汉乘船对渡,可直达广州。这就是当时人们常说的武汉一怪“火车要靠轮渡载”。

摆渡火车的船粤汉铁路火车过江码头遗址

武昌长江二桥与铁机路汽渡码头之间的江边,停泊着一艘多米长,样子有些像小型航空母舰的轮船,登上船舶甲板,甲板上并排铺设着四段铁轨,这便是“武汉号”火车轮渡,能一次装载13节车厢。如今已转为战备码头。

徐家棚火车轮渡码头的铁轨

“武汉号”首任船长李长河老人已年近九旬,他见证了这个码头60多年的历史。年进入徐家棚火车轮渡码头当水手的李长河老人,从上船做水手一直到从船长的位置上退休,没有再下过船,亲历过火车轮渡码头的鼎盛时期。他说:“那时候,我们有4条船,24小时不停作业,到后来,每天最多可以摆渡运输节车厢,多数都是货车。”

蒸汽机车成了历史

在中国铁路武汉局轮渡车间,还记载着当年乘客乘列车坐轮渡的情形——年,家住武昌的学生被外地一所大学录取,他在武昌北车站买了到北京的票,上了车列车驶离车站后,向前行驶到江边,然后一节节地被车头拉上船,10节车厢被分成两列,并排停在驳船上。大约半个多小时,船抵江北江岸车站刘家庙码头,又照原样被车头拉上岸。

古老的记忆

那时火车轮渡过江,是个系统过程,其实前后需2个多小时。如果是一辆从北京南下汉口的客车,乘客需要先到汉口大智路火车站下客,从汉口粤汉码头搭乘专线轮渡过江到站,再重新等待上车。火车则开到江岸车站进行解体,车厢经过编组,由专用火车头推到铁路码头,乘坐渡船逆水到达徐家棚码头,编组后配上新火车头驶向车站,接走早已抵达多时的旅客。每逢恶劣天气,轮渡只能停航,旅客只好干等。

詹天佑纪念碑像

如今,由于洪水多年冲刷,江岸车站刘家庙码头早已没入泥沙之下,但曾参与粤汉铁路上下客的汉口江滩“粤汉码头”,却因此被武汉人铭记。但这里也已在年就变身为“武汉长江游览”专用码头,其所在的江滩闸口内有“詹天佑雕像”“传统蒸汽小火车”“汉口码头文化广场”组雕等。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于年9月动工,在年10月通车运营。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因此也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便成了武汉的地标建筑,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武汉人。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首次实现了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的无缝连接。“呜呜呜”的火车直接从大桥上穿行而过,武汉火车轮渡码头、粤汉码头褪下中国铁路枢纽的职责。

过江终于成了一件平常的事情了,这座桥改变了历史。

年,世界形势紧张,武汉铁路战备码头成立。成立战备码头,就是假想长江大桥在战争中被袭击破坏,京广铁路这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仍能通过火车轮渡保持畅通。“武汉号”应该是国内现在所有轮渡船中年龄最大的火车渡轮了。

解放前火车在轮渡上过江

从武昌江滩公园铁机码头入口进入,再步行大约百米来到江边,就能看到漆有深绿色的船舶,船上的轮机室外“武汉号”三个字还是繁体字。时间,似乎在船上凝固,一切定格在上世纪60年代。船长室、轮机室的手摇式程控电话。,旁边贴有一个红色铁牌的“毛主席语录”: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

发光的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号”长米,宽10.08米,马力匹,拥有3台柴油发动机,铺有两条铁轨,可以一次性装载13节车厢。在上世纪60年代,武汉的轮船大都是用煤炭作燃料,通过柴油发电传动的轮船还很少见。“武汉号”的最后一次火车摆渡演练,还是在年。当时部队和铁道部众多领导到场,整个码头都有士兵站岗。现在,船上铁轨已生锈,铁轨下的部分枕木甚至腐朽,道岔也不太好使。

轮渡上的铁轨

在“武汉号”投入使用的时候,武汉还只有长江大桥这一座铁路桥梁,而年武汉已经拥有近20条过江桥隧;“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现在“武汉号”仍和当年一样,船上18名工作人员分三班,实行全年天的24小时值班制。

武汉号火车轮渡

时光荏苒,很多事改变了,简单过桥这件小事用了千年终于实现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9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