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里的生命守桥人,在南京长江大桥
桥梁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标志之一,融合了建筑和交通的共有特性,同时,也是轻生者结束生命的首选地之一。
年2月27日中午12点左右,一名记者在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一处上拍照时,无意中抓拍到有人跳桥的瞬间。当时大桥被浓浓的雾霾包围着,但还是能够看到桥上的轻生者一跃而下的过程。
那天,记者先听到周围的人在喊江面上有人挣扎,正当他把注意力移到落水者身上时,突然有一个人从不远处的桥上纵身而跃,记者来不及劝阻,不到十秒钟的时间,两人彻底消失在江面上。在长江水凶险之下,两名轻生者生存的希望很渺茫。
这张照片公布后,被很多媒体转载,成了一时的热议话题。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桥上行人们悠闲地游览和轻生者跳桥的姿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生与死就是那么的触动人心。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偶然事件,然而,在下游多公里的地方,另一座同名的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一幕。只不过轻生者在试图跳桥时,被好心人救下。
亲眼目睹跳桥轻生者的惨状,决心做一个劝生者挽救更多的生命
陈思这位救人的男子名叫陈思,年生人,跟南京长江大桥同龄。他居住在南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的平凡人,没有英雄光环环绕着,但经常做出英雄之举的事情来。
他桥上救人的事迹,还得从年9月10日说起,这一天是他终身难忘的一天,因为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在南京长江大桥南堡公园里有人跳桥,轻生者重重地砸在地面上,尸首分离有一米多远。
看到这惊吓的一幕,陈思心想好端端的一个人,为什么要选择轻生?如果当时旁边有好心人及时劝他善待自己的生命,或许还能将他从死亡边缘救回来。
南京长江大桥
据陈思介绍,南京长江大桥上的跳桥轻生者多数是外地人,让这些轻生者走上极端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他们多数是因为受到委屈、被最亲的人抛弃、职场失意、生活不得志等。心中有苦不知道找谁诉说,有冤不知道向谁喊,没有人同情他们,也没有人在意他们的感受,甚至没有人管过他们的死活。当所有的怨念都交织在一起时,对人生的绝望感便油然而生。
陈思感受到这些轻生者的那种无助,在他们要跳桥前的那一刻,有人伸出一把手,或者一段暖心的安慰话,也许能将他们救下,悲剧就不会上演。他就是有这种想法,才从此踏上劝生者这条路。
成功劝阻桥上轻生者的极端行为,原来背后竟有如此悲痛的经历
陈思用望远镜观察着桥上的情况年9月19日,在南京长江大桥,陈思第一次走在桥上,从这一天起,他的劝生者身份开始了。临近中午的时候,他恰巧遇到一个即将要跳桥的年迈轻生者。
当时,陈思看到对方把自行车放好,随后,先是将身体倚靠在桥的栏杆上,然后就坐上去,嘴里不停地抽着烟,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预感情况不妙的陈思,立即大步上前,将对方连人带车一同拉下栏杆。
陈思拉人的那一刻,他心里显得格外的紧张,手抖个不停,因为这次他平生第一次救人,没有任何的经验,完全是壮着胆去救人。
在陈思一再的劝说下,这位老人才说出了缘由。他因跟别人发生口角,得罪了村里有权势的人,后含冤入狱两年。当他出狱后,到南京为自己伸冤,却得不到任何结果。
年1月31日,一名女子试图跳桥这位老人叫陈思帮忙为他写一封介绍信。当时陈思觉得老人是在跟他开玩笑,但他还是照样做了。随后,老人满意地收下这封信件,骑上自行车挥手向陈思做了告别。
陈思回家后将这件事告诉妻子,妻子觉得不可思议,不相信自己的丈夫有能力去救人,而且过程还如此简单。
第一次成功救下轻生者,更激励他有能力可以劝更多的人活下去。他觉得要想成功劝导对方放弃死亡的念头,就必须点燃起重生的希望。于是,每当休息日一有空闲的时间,他就会到桥上守望有没有轻生者出现。
陈思剖析出了轻生者最大的心结,他成了这些人在生命最黑暗时的一道亮光。他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地救下越来越多的轻生者,他的救人事迹很快引起了新闻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