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岗长江大桥背后的守护者,27年醉

极目新闻记者马清妮

通讯员石沁芳

虹桥卧碧波,天堑变通途。

7月的长江宜昌段,蜜橘色的伍家岗长江大桥一跨过江,两座主塔高耸入云,浩浩长江百舸争流。

年底,宜昌市伍家岗长江大桥斩获鲁班奖。大桥全长米,设计双向6车道,主线设计车速80公里每小时,是国务院确定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中湖北省19条过江通道之一、长江宜昌段第9座长江大桥。

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

大桥建设背后,凝聚了数千名建设者的心血。其中,中建三局大桥北岸桥塔负责人兰晴朋,带领团队在行业首次采用“造塔机”施工,在难关中闯关。

从无数个“第一次”开始

年,大学毕业的兰晴朋进入中建三局三公司。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15年,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项目总工。

年,中建三局投资建设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北岸桥塔由三公司负责施工。一桥两岸,同台竞技,兰晴朋和项目团队锚定目标:既要比速度,也要比品质,更要比创新!

造塔机

彼时,中国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三公司首次将智能建造一体化平台技术,从超高层建筑领域开始拓展到大型桥梁领域,联合研发了用于主塔桥梁施工的“造塔机”,首秀便选在了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

“‘造塔机’是行业首创,有太多的第一次需要加快摸索完成,所以,我们必须把每一道工序、每一项要点按流程梳理、按环节拆分、按分工落实,每一个人都必须确保从研发转入投用阶段的顺利进行!”作为项目经理的兰晴朋在开工动员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造塔机”是从空中15米处开始顶升,平均每5天顶升一次,顶升高度4.5米,随着主塔不断长高,安全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兰晴朋每天早上6点起床,到现场第一件事就是爬上空中作业平台,检查管理人员塔内施工旁站情况,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0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