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斥巨资在天河机场打造站城一体化,将成
武汉斥巨资在天河机场打造站城一体化,将成为上海虹桥2.0版
武汉能不能在天河机场打造一个上海虹桥2.0版,将天河机场建设成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枢纽,实现航空、高铁、城铁、地铁、高速公路、酒店、餐饮、娱乐、居住、商务等方面的一体化?我觉得,武汉天河空铁枢纽站城一体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据了解,武汉即将开工建设第三跑道,并在第一跑道西边规划了第四跑道和第四航站楼。此外,随着沿江高铁的全面推进,将在天河机场第三跑道东边建设沿江高铁天河机场站,规模与现在的武汉站一样。
目前,武汉天河机场有汉孝城际铁路经过,并设有天河机场站。因武汉枢纽直通线还没有修好,汉十高铁只能征用汉孝城际铁路。也就是说,武汉天河机场站目前不仅是一个城铁站,同时还是一个小型高铁站。
地铁2号线从光谷东直达天河机场,是目前到达天河机场的唯一地铁。因为2号线速度慢,运力低,一直被武汉市民诟病。未来,13、17和20号线都将到达天河高铁站,7号线分支也将到达天河机场,与2号线汇合。或者说,7号线要与前川线分道扬镳了。其中,20号线从武汉站出发达到天河机场,属于市域铁路的范畴,设计时速有可能达到公里。即便达不到公里,应该也不会低于公里。
据了解,天河机场站城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亿元,拟于今年9月逐步启动。对于黄陂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大项目。以后,空港、陆港、轨交设备、文化旅游等产业将成为黄陂发展的主要引擎。
武汉今年力推“三线三站一桥”的建设。三线就是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武汉枢纽直通线,三站就是沿江高铁天河机场站、新汉阳站、沿江高铁长江新区站。长江新区站规模不大,比光谷东还要小一些。但汉阳火车站比较大,拥有13台24线,将成为武汉规模最大的一个高铁站。
这三站建成之后,武汉就有五大两小七个火车站,“形成“一港五主两辅”的枢纽格局,其中五个是特等座,数量全国第一。
一桥就是白沙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西武高铁与武九高铁的连接通道。据目前的资料来看,白沙洲公铁两用大桥位于现有白沙洲大桥的上游,两者之间的距离很近。我曾听到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公铁两用大桥建成之后,将取代白沙洲大桥成为三环的过江通道,现在的白沙洲大桥改为普通的市政道路。挨着那么近建设两座大桥,可能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建成公铁两用大桥。
有人说,天河机场离市中心那么远,黄陂区人口那么少,能撑得起站城一体化的梦想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光靠黄陂区来支撑,这显然是搞不下去的。武汉市之所以砸重金建设天河机场航空城,目前显然不是为了解决黄陂区的城镇化问题,至少主要目的不是这个。打造一个航空城,借助机场与高铁的便利条件,吸引企业和高端人才在此聚集,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进而提升武汉的城市能级,并分流汉口部分拥挤区域的人口,这才是武汉不惜重金打造航空城的重要原因。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航空城会成为空城、鬼城,只要有产业,有就业机会,人气自然就起来了。
除了黄陂的航空城,长江新区也是武汉未来的重中之重。长江新区作为武汉的四大副城之一,将成为武汉高端产业的聚集地、现代物流的主阵地、航空航天的策源地、高端研发的孵化地,是武汉未来三十年的发展保障。
有些人说,跟沿海发达地区比起来,武汉的工资不高,营商环境也不太好,居住环境也有所不足,短板还是很大。这些问题,是确实存在的,也是武汉正在努力改变的。沿海早发展几十年,如果这些地方都比不过武汉,那真是辱没了前期的巨大投入与人们的巨大期望。
因此,对于武汉来说,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既不要狂傲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沿海地区的产业与人口逐渐往内地转移,作为“祖国立交桥”的武汉,有着良好的发展机会。前几天我一直在说,武汉将成为资本的新宠儿,这句话在某些人看来可能为时尚早,但我们必须为此作准备,绝不能不能来而无备,眼睁睁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年4月4日于广东)#武汉头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