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救他,我差点没命了
生活在长江边的武汉人,有一句口头禅:“我是在长江边长大的。”两江沿岸的人民因水而聚,因水而生,但也有一些人被江水夺走了生命。年,一帮民间的冬泳爱好者自发组建了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他们自发值守在武汉长江边,挽救了多条鲜活的生命。本期故事的讲述者张建民,68岁,是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的队长。武汉这座城市赋予他江湖儿女的豪爽和义气,但他却说:我们不是盲目的“英雄主义”,也不是逞一时之勇,我们想守护更多的生命,也希望自己和家人都平平安安。
△张建民在湖北之声开放麦《追光者》现场
为了救他,我差点没命了
长江中救人风险很大,哪怕我水性很好,也曾好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我第一次在长江里救人就差点“挂”了。
年夏天,我刚在武昌江边游完一圈坐在岸边休息,就听见岸上有个女人在喊:“救命啊!救命啊!”
转头循声望去,呼救人的脚边是一片青苔,长江边潮湿,青苔滑溜溜的,踩在上面很容易滑入江里,可能是孩子在此处玩耍,不小心掉进去了。
“是不是娃掉江里了?”
“还有我老公,他去救娃,他不会游泳啊!”她边哭边喊。
顺着女人哭喊的方向,我看见两个脑袋在水里一上一下……从未在江里救过人的我凭着一腔勇气,啥也没想就冲上去了。当时我还不知道怎么救人,什么东西都没带,就一个人直直地往前游。
很快,我游到孩子旁边:“别怕!”
落水的孩子十来岁,非常胖,已经说不出话来。
我游过去从正面一把抱住了他,好重!不想这犯了水上救援的大忌,因为正面抱着他,我就不能往前游,只能保持仰泳的姿势,胖乎乎的孩子趴在我身体上面,我游得非常吃力。
“呼……”呼吸声、水声就在我耳边,我默数着节奏,咬牙坚持,中间还好几次呛了水。
好不容易到了岸边,青苔滑得站不住脚,幸亏岸边有人把孩子拉了上去,紧接着又有两个人把孩子父亲救了起来。
我从江水中起来后,在岸边好半天站不稳,甚至有些喘不过气来。
“你救了人的命,是个大英雄!”旁人夸赞着。
“还好他们离岸边不远,不然我就上不来了。”其实,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十分后怕。
我是在长江边长大的
武汉也叫江城,长江、汉江穿城而过,武汉人对水是很有感情的,我也一样。
我在长江边出生,在长江边长大,还喜欢在江里游泳……
因为喜欢冬泳,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年“武昌大堤口冬泳队”在我的组织下成立了。
慢慢地,一起冬泳的朋友越来越多,成员基本上是退了休的人,大家做不了多伟大的举动,但要是发现有人溺水,就去帮他一下,用武汉话说叫“搭把手”;碰到想不开的也会及时劝阻,让他珍惜生命。
但是冬泳队的队员救人和我一样,全凭热情和别人的经验分享。
“要不,我们这些冬泳爱好者组建一支水上救援队吧?”年,长江救援队的老队长俞关荣发出号召。
一提议,武汉市18支冬泳队的队长都积极响应,一百多人参加,当年就成立了“武汉水上救援队”,年在武汉市民政局注册时更名为“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这支队伍到如今已有人了。
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会定期培训救生技能,包括日常游泳训练、冲锋舟使用和水下救援,队员们能在每秒五、六米流速的江水中,30秒内救起落水的人。
每年从6月1号到“十一”长假,在两江四岸一共布了22个固定值守点、40个不固定的点,队员排班,轮班值守。江水变凉的冬天,下水的人少,而我们值守不会停,这种坚守是为了抢救轻生溺水的人……
我们队伍的年龄结构一直偏大,50岁以上的占了70%左右,大部分是已经退休的。他们来自各行业,有公务员、教师、警察、工人……其中,有一些年纪大、时间比较多的队员在江边一值守就是一天,中午就带一碗盒饭来吃,一旦发生情况马上救援。
在长江里救人,不容易呀!
长江的水情是比较复杂的,江水浑浊,水流大、流速快,一浪接着一浪,还有暗流、漩涡。在长江里游泳,不是你技术好就能随便下水的,一会儿一个浪打过来,你得知道怎么避让,你连呼吸换气的方式也不一样,在江里你要随时准备那口气会进水,如果你没这个心理准备,浪一打过来,你一张口呛进了水,心里就慌了。
在长江里救人,难度比在游泳池里救人大得多。因此,每一位队员在加入长江救援队之前都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队员们在入队时都要签署一份报名登记表,在报名须知中有这样一条:“本人在报名时意识到所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所潜在的风险:包括人身伤害、物质和经济损失、工作受误,并且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赔偿。”这条须知也被我们笑称为“生死状”。
因为救人,确有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10月25号晚,3位男青年在武汉王家巷码头夜泳溺水,被长江救援队7名队员救起,但队员中的陈忠贵没有起来,一周后他的遗体才在天兴洲水域被打捞上来,陈忠贵成为长江救援志愿队牺牲的第一人。
陈忠贵牺牲后,救援队非但没有一人退出,反而有更多人深受感动而加入进来。尽管大家都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每个人的身后都是一个家庭,生命都是平等的,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援更多的生命。因此,长江救援队有“三优先”的救援原则:岸上优先、团队优先、器材优先;还有“三宝”:救生杆、救生圈和抛绳包。
科学施救,首先救援前要进行评估,遇到离岸远的情况,要团队行动,个人不能冒然下水。离岸边近一点儿的,扔救生圈或者伸救生杆把人拉回来;远一点儿的把绳子挎在自己身上,然后把绳包扔出去,这种绳子会漂浮在水面上,等落水者抓到就能把他拉回岸边。大部分的救援事件都发生在离岸边比较近的水域,有了这些工具,近岸的救援就不用队员下水去了。
年冬天的时候,有一对母女从武汉长江大桥上跳江。她们落水的地点离岸边多米,我们值守的队员看到了,赶紧下水游过去,好在是冬天,母女俩穿着羽绒服还没沉下去,队员把她们救上来了,给小孩做了心肺复苏。大家还是很庆幸的,因为这种救援的难度实在太大了,母女两个都能救回来可以说是个奇迹,这也正是团队救援的力量。我还记得当时,那位母亲睁开眼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孩子呢?”我们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生命如此的脆弱和宝贵,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
守护生命和希望
“你们牺牲自己的时间守在长江边,还冒着生命危险,也没有一分钱的报酬,到底是为了啥啊?”经常有人这样问我们。
“守护生命。”——这是我们没有说出口的简单理由。
10多年,多人,这是长江救援队的救援数据。
荣誉的锦旗挂满墙壁,虽然大家的付出不求回报、不图感恩,但能够挽救生命,我们的内心无比喜悦而自豪。所以,重要的场合,我一定会穿上长江救援队的队服,让大家看见上面醒目的大字!
年10月1日的北京,国庆70周年阅兵观礼活动,我便穿着这一抹鲜亮的黄色,代表着长江救援志愿队,代表全体位队友站上天安门观礼台。
虽然我们做的事情是救援生命,但我们更希望大家爱惜生命!长江水流湍急,还有暗流、漩涡,你可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水性好就去江里玩水;玩水的时候,你也尽量不要让孩子太靠近江水,因为危险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安全知识,我们的队员们除了常规值守,还背着各种救援设备,到社区、企业、高校开展应急救援技能培训讲座。也正因为长期的坚守,我们的志愿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以及社会组织和机构的支持,武汉市水务局给我们配备了办公值守的房子,还有一些爱心企业给我们捐赠资金和救援器材,包括无人机、冲锋舟、急救包……让我们的救援力量大大增强。
现在,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主要工作也放在了“宣教预防”上,也就是把危险掐灭在萌芽状态。我们长江救援志愿队的理念中没有英雄主义,没有救援的救援,才是最好的救援。有一次,老婆对我说,我可以做一个好人,但不希望我做英雄。我至今都被这句话感动,这是家人对我的关心。我觉得志愿精神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救援队所有队员都是不想做英雄的英雄。
武汉人,性子豪爽,爱玩水,搏击长江豪气干云。在长江救援队救援队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字,上面写着“激流勇进”四个大字。张建民觉得,这几个字简直写到心里去了。他说:“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救援中,我们将始终保持激流勇进的精神,奋力拼搏,托举生命和希望。”
勇者无畏,是因为心有信念,虽然张建民始终说他们“不想做英雄”,但他们却用以命搏命的英雄之举守护生命,传递大爱和希望。
湖北之声全年征集
属于你的中国故事
——不限职业、不限背景、不限年龄,
只要你有梦想、有故事,
麦克风和舞台属于你,
观众的聆听和掌声也属于你。
征集通道:HBzhuiguangzhe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