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南京长江大桥修缮完成,小新带你一探大
12月16日,“见证·新生——改革开放40周年暨南京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纪念跑(南马迷你马拉松)”在刚刚完成修缮的南京长桥大桥举行。活动总规模约为人,其中公开招募跑者名,特别邀请年出生的跑者50名、当年以及此次参与大桥维修的代表50名、主办单位组织的方阵代表名。参与者从大桥南引桥起跑,经大桥南桥头堡至北桥头堡折返后回到南桥头堡为终点,全程6.8公里,呼应长江大桥于年通车。
小新科普
南京长江大桥,年开工建设,年建成通车,距今正好50年。它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南京长江大桥也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年10月28日22点整,随着南京长江大桥两岸的入口处放上“大桥施工,禁止驶入,请绕行”的警示牌,已经工作了48年的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封桥,开始为期27个月的全封闭维修工作。两年多过去,维修工作逐渐接近尾声,大桥的正式回归也指日可待。
12月13日小新有幸前往尚未正式开放的大桥拍摄了一组照片,在大桥重新开放之前,带大家一探大桥新颜。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引桥)
这是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引桥,其中南引桥就是本次马拉松的起点。北引桥长米,南引桥长米。本次修缮把大桥引桥的简支结构改为连续结构,让“T梁”从纵向连成了一个整体,不再有缝隙,行车舒适性将会大大提升。
大桥公路桥正桥长米,双向4车道,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经过维修后,钢桥面板替换了原来的轻质混凝土行车道板和钢纵梁,提高了公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大桥两边的人行道地面也由原来的地砖替换成塑胶地面,增强了人行道的耐久度和防滑性。
除此以外,小新还注意到一些细节:主桥每隔4米的护栏间,有一块雕刻铸造的浮雕板,在这条长米的大桥公路桥正桥上总共有块这样的浮雕板。在这块浮雕中,98块是“大好河山风景”,98块是“镂空向日葵”,还有6块是“工农兵群像”。本次修缮主要对浮雕表面进行了喷砂除锈,重新涂刷防锈漆后按原位置复原安装。
(大桥护栏浮雕板)
(大桥上的白玉兰花灯)
大桥两侧的白玉兰花灯也很有趣,这些花灯仿造北京人民大会堂前的白玉兰花灯设计而成,是长江大桥的一张经典“名片”。大桥人行道上共有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每对相隔40米。此次修缮主要用新材料修复还原旧样貌,施工人员将原有路灯和灯架拆下逐一检查并修复,待桥面维修结束后将其重新安装回原位置。
(大桥南岸大桥头堡)
这座黄色塔身,“红旗飘扬”的建筑就是大桥南岸的大桥头堡,也是这次迷你马拉松路线重要途经点和终点。大堡塔楼高70米,分别立于大桥两侧,顶上钢制的“三面红旗”呈飞跃前进状,由原东南大学建筑系钟训正教授等人设计。这次的修缮主要重设了大堡屋面防水系统,解决了渗水问题。对“三面红旗”和大堡的外立面坚持“修旧如故”的原则,使用更加耐久的涂料对外立面和红旗表面钢板重新粉刷。
(从大桥南岸大桥头堡遥望北岸桥头堡)
(大桥南岸小桥头堡)
这是大桥南岸的小桥头堡,它的结构、外型、颜色与大堡类似,只是体量更小。小堡凸出公路桥面的部分是几座5米高的灰色“工农兵学商”混凝土群像,具有浓郁的红色革命气息。小堡的修缮内容基本与大堡一致。
小新科普
本次对大桥的维修为期27个月,耗资近9亿元,对大桥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翻修。翻修前的大桥又是什么样的呢?
(上世纪黑白照片里的南京长江大桥,图源网络)
最后用一组航拍照片,期待不久的将来大桥正式归来。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南京大学新记者NJUXJZ
文字
刘力鑫
图片
刘力鑫席航飞部分来源于网络
责编
张诗童彭雅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