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线城市的潜质,三线城市的统筹看世

怎么样可以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

说到武汉,可能很多人想到热干面,长江大桥,高校,辣鸭脖子,还有一口汹涌的武汉话。武汉胜在地理优势,从这里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西安等城市,飞机差不多1-2个小时,高铁不过4-5个小时,处于米字型高铁网的中心点,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人才优势也很大,大学生很多,7所,2所高校。高科技方面,光谷这边有光纤,晶圆,存储器,生物,软件等新兴产业,未来的发展势头会更猛,内循环经济发展步入正轨之时,很有成为一线城市的潜质。当然,每一座城市都不是完美的,那么,武汉存在什么对经济发展不利的问题?

(武汉光谷)

其中最大的现象就是规划统筹。拿光谷来说,长期以来,光谷就是个受气包,名义上是武汉的,实际上是省直管,从光谷地铁的争执就可以看出来。

武汉都市更新十分困难,旧城改造进展缓慢,腾笼换鸟还不明显。一些落后产业还占据着城市的稀缺资源,反而是光谷这边则是一张白纸好作画,却未能有足够资源投入。

郊区财政问题,目前武汉的远郊区和主城区是分灶吃饭,远郊区财政独立,靠土地收入自得。在武汉主城区逐渐无地可卖的情况下,何不尽早一口锅吃饭,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

在省市层面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汉口江滩市政府和武昌水果湖省政府两条心。比如之前武汉市要在江北搞长江新城,省政府就要在光谷搞滨湖新区,不利于城市的统筹发展。

文旅统筹规划方面,无论是武昌区的中南,汉街,司门口商圈,还是洪山区的街道口、光谷广场,各个商圈看起来真差不多。无非就是服装、餐饮、娱乐。其实,江岸那么好的历史文化街区,就应该紧盯着城市旅游,城市文化。武昌这么好的教育文化资源,就好好玩文化,玩教育。文旅资源的良好开发对一座城市品牌名片的提升作用更大。

以上种种现象都表明了武汉的市政协调和城建规划尚未达到一流水平,说是三线城市的水平恐也不为过。现在我们已经从外贸时代进入了内循环经济时代,内陆城市红利良好。湖北省本身人口在中部几省不算太多,如果武汉一直停留在湖北省会的程度,影响力始终局限于湖北省内,天花板就很难突破。

未来武汉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站稳中部第一,乃至成为北上广深之类的一线城市,不能只拼工业,需要继续在高科技、科教文旅、金融服务等行业发力,只有服务业超出了省界的影响力才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1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