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跨钢混组合梁斜拉桥赤壁长江公

9月25日

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

中铁大桥院设计

中铁大桥局施工的

世界最大跨钢混组合梁斜拉桥——

赤壁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

  千百年来,赤壁因长江而兴,也因长江而叹——因舟楫不便,临江无港,建一座跨越天堑的长江大桥成了赤壁、洪湖两岸百姓多年的期盼,如今,梦想照进现实,大桥的建成通车,使洪湖市区到赤壁高铁站的车程由原来的两个多小时缩短至一小时,昂首迈进“大桥经济”时代。

技术创新世界桥梁新贡献

赤壁长江大桥

  连接湖北洪湖、赤壁革命老区,是世界最大跨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主跨达到米,实现了由米级向米级的跨度突破,极大地推动了桥梁技术的发展。主桥长米,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公里,是一座双塔双索面双边箱钢混结合梁斜拉桥。

  钢混结合梁,即在大桥钢梁上再铺混凝土,通过连接件使钢梁和混凝土面板形成一个整体。同钢筋混凝土梁相比,该结构自重轻,施工周期短,梁的延性更优。同钢梁相比,可以减小用钢量,增强刚度,以及梁的稳定性、整体性和耐久性等。

年1月8日,赤壁长江大桥首片钢梁架设。

  整座大桥“骨架”由个主钢混梁组成。每片主钢混梁包括2根箱型主梁、3根横梁、1根纵梁和混凝土主桥面板,重多吨,涉及吊运、腾挪、调位、高栓等复杂工艺,还要与斜拉索安装环环相扣,且每个“庞然大物”之间对接精度在3毫米内。

年3月16日,赤壁长江大桥合龙。

  这种结构虽然优势明显,但施工难度会随着大桥跨度的增加成几何倍增长。面对项目建设任务重、地质条件复杂、工艺要求高等诸多挑战,中铁大桥局加强技术攻关,实现了多项重要技术创新,获得专利4项,发表论文5篇,获得省部级工法1项。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今后同类型桥梁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主梁采用双边箱组合梁,索梁锚固采用锚拉板结构新型模式,节省了桥梁宽度。

  提出的新型钢锚梁锚固构造,既能满足断索等受力,又能消除混凝土塔壁收缩引起的次内力效应,降低塔壁开裂风险。

  采用高黏高弹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装铺装,有效回避了大跨度桥梁钢桥面铺装技术难题与工程风险。

  钢梁底板和腹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顶板采用现场焊接,避免了拼接板和剪力钉等构件的冲突,降低了桥梁结构恒载重量。

  ……

  另外,大桥主塔采用“H”形设计,高度超过米,建设者创新设计方式,攻克了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浇注、超高主塔混凝土一次性垂直传输、大跨径米钢混组合梁索力和成桥线型控制等多项世界难题。

年4月24日,赤壁长江大桥北岸主塔封顶。

年3月15日,因疫情停工的赤壁桥工地全面复工,项目部采取点对点包车接送、核酸检测、物资采购等措施,开展日常防疫的同时开启大干浪潮,于4月29日实现大桥主塔全部封顶。

抗疫战汛争分夺秒抢工期

  大桥自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中铁大桥局建设者经历了特大洪水、高温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面对紧迫的施工期限,项目部一方面优化施工方案,另一方面通过争取更多作业时间点,抢抓被耽误的工期。年春节期间,响应国家“就地过年”号召,全桥余名参建人员留守工地,为大桥建设发起冲刺,确保大桥按期通车。

复工专车接回员工

  3月16日大桥合龙后,赤壁长江大桥建设现场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多米的桥梁主塔高耸入云,林立的机械设备在桥面不停作业,余名大桥建设者顶着烈日紧张有序地施工,从合龙到具备通车条件,建设者仅用了四个月时间。

湖北省赤壁长江公路大桥有限公司为中铁大桥局颁发贺信,并授予大桥局“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先进单位”称号。

大桥担当无桥过江成历史

  作为洪湖人,中铁大桥局赤壁长江大桥项目二分部安环部长黄炜回忆:“还记得小时候去赤壁走亲戚,往来过江都得靠汽渡通行,少则半小时,多则一两个小时,碰上天气不好的时候还会被迫停航。所以一听说要修建赤壁长江大桥,我便马上报名了。”如今大桥终于通车,洪湖和赤壁人民世世代代“天堑变通途”的梦想得以实现,能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黄炜非常自豪:“我们期盼的这一天终于到了。”

  赤壁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公路网规划》和《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中台(州)小(金)公路跨江控制性工程,也是长江上首个采用“PPP”模式建设管理示范项目。同时,大桥还是随岳高速公路支线天门至赤壁跨越长江的特大型桥梁工程,也是随岳、沪渝、汉洪监、京港澳、杭瑞等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大桥能够有效沟通鄂南、湘北、赣西和江汉平原,增加路网的机动性,优化路网结构,提高运营效率。

视觉赤壁

大桥,永远是建桥人眼中最美的风景

来源:中铁大桥局集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5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