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寻根家藏一幅画卷手稿记录时代变迁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浸没在时间洪流中的老照片,承载峥嵘岁月的老物件,一封饱蘸深情的家书,一枚定格荣誉的喜报……一件件私人藏品,见证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展现了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丰功伟绩。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档案馆主办,交汇点新闻承办的“‘从启航到领航’红色寻根行动之‘家藏’系列”正式启动,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长三角地区广泛征集和深入寻访,通过记录红色家藏档案学党史,为新征程凝心聚力。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保彬《一幅画卷手稿记录时代变迁》的故事。
采访保彬是在他家中的画室。三言两语间,话匣子打开。保彬说自己只是喜欢画画。在他的画笔下,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丰收图》,有特色鲜明的南京“市徽”,更有带着时代印记的南京长江大桥正桥栏杆上的浮雕图案。在接受“‘从启航到领航’红色寻根行动之‘家藏’系列”专题采访时,保彬拿出了自己珍藏的一幅画卷手稿——南京金陵饭店里的漆器屏风的底图。
年,保彬参加南京金陵饭店装饰屏风的设计投标,并从近百幅投标作品中脱颖而出。他珍藏的这幅草图,被刻在宽8米、高2.2米的扬州漆器屏风上,放置在金陵饭店内,清、奇、古、怪的四棵汉代柏树和37只生气勃勃的丹顶鹤相互辉映,栩栩如生。谈到这堂屏风上的画作“灵感”,保彬说,来自多次实地写生,柏树的不同形态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金陵饭店是南京的地标。作为全国首批六家大型旅游涉外饭店之一,年10月建成开业以后,以“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经营管理的大型国际酒店”蜚声海内外,它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讲到自己设计的这堂屏风,保彬却淡淡地介绍说,这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幅作品。
“这个饭店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管理的五星级酒店。”保彬说,“按照中国的习惯,松树、柏树这些都是吉利的象征。”制作这堂有着吉祥寓意的屏风,保彬也有着自己的坚持,一定要在屏风上使用金箔。他说,这样屏风可以长久地保存下去,不会失色。拿出当年制作屏风时绘制的草图,岁月的痕迹化作一道道折痕印刻在宣纸上。“这上面的柏树的枝干、丹顶鹤的羽毛都是我一笔笔勾画出来的。”保彬爽朗地笑开了说道,“现在看来,当时真的下了很大功夫。”
保彬告诉记者,除了金陵饭店那堂屏风的设计,还有三件作品自己“比较满意”,分别是年画《丰收图》、南京长江大桥围栏上的浮雕图案和南京市市徽。
抱着鲤鱼、舞着花球的孩子,肩扛丰收棉花、牵着骏马的汉子,托着果篮、担着蔬菜的女人……一张张不同的笑脸都表达着丰收的喜悦。年创作的《丰收图》,据统计,印刷量已经超过了1亿张。保彬保留着一张从印刷品上剪下来的《丰收图》。“画这幅画的时候,大家的生活非常艰苦,‘吃不饱’啊。”保彬介绍,“那时,人们期盼丰收。我画的是人心里的期盼,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讲到南京市市徽的创作,保彬笑言:“我这个,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南京。”时隔多年,保彬回忆起自己当年的设计,讲了一件趣事。南京市的市徽从年11月开始征集。然而在收到的上千幅作品中,竟没有一幅令所有人满意。于是有人提议,不如让评委们来设计,而保彬当时正是评委之一。
如何设计?保彬想到了一个方案,他在图案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计了虎与龙的形象,还都加上了翅膀,寓意“虎踞龙盘今胜昔”,表现出一个正在腾飞的南京;下方是古城墙的图案,代表南京人文古都的形象;正中间,则为昂首挺胸的辟邪,以此展示了南京著名的六朝文化;在辟邪周围,还环绕着3条几何形飘带,代表母亲河长江。如今,尽管市徽早已经停用,但是保彬设计的这款图案却因为有着鲜明的南京特征,仍被大量使用。
年,保彬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给南京长江大桥上的围栏绘制浮雕图案。他介绍,南京市长江大桥栏杆上的铸铁浮雕图案有三种,分别是向日葵空雕图案、风景浮雕图案以及工农兵浮雕图案。“我设计的工农兵浮雕,中间五角星代表兵、旁边的齿轮代表工人、最旁边的麦穗代表农民,这个浮雕每块都是铁铸的,有斤重。”保彬说,“花板浮雕是实心的,所以我又设计了一个镂空的向日葵图案,一虚一实放在一起才好看。今天大家看到的向日葵浮雕四周的叶子是圆形的,这个和我最初的设计还是有些不一样。”让人遗憾的是,南京长江大桥浮雕的设计稿已经找不到了。
采访中,在谈到如何评价一种艺术作品、艺术形式时,保彬略微思考了一下,给出了四个字:雅俗共赏。“我们国家有14亿人,一件艺术作品创作出来,别人接受不了怎么办?孤芳自赏?”保彬说:“我不反对艺术多元化,艺术各种流派都有,各种存在都可以有。但是我倡导‘雅俗共赏’,一定要贴近群众。”
策划:任松筠孔德信
统筹:王高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胡安静/文滕升智张琦/视频朱丹清/制图
编辑:华夏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本文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