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50年祖孙两代守桥兵守卫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被国人誉为“争气桥”。从年12月29日全面建成通车至今,武警江苏总队南京支队某部一代代的官兵一直践行“忠诚守大桥、奉献为人民”的守桥精神,从桥面、水面等全方位守护桥梁安全。我们来认识其中两位守桥兵,他们是祖孙,在不同的年代共同守卫着这座大桥。

正在进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铁路面执勤官兵交接哨。哨兵高润泽去年刚入伍,他的外公陈钊福50年前,也曾担负南京长江大桥的守护任务。

武警江苏总队南京支队执勤十四中队战士高润泽说:“从我记事开始,南京长江大桥就经常出现在我耳畔。外公经常会跟我讲他以前在南京当兵的一些故事。我在日记上写了这样一句话,50年前外公站立的地方,50年后我也来了。”

八一建军节前夕,高润泽的家人从浙江来到南京。时隔50年,外孙与外公,两代守桥兵在南京长江大桥相会。近在咫尺的一个军礼,既是战友间亲切的问候,也是祖孙俩守护南京长江大桥的接力。

外公陈钊福对高润泽说:“南京长江大桥是国家的荣誉,为群众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中国的骄傲。”

在孙子的陪伴下,老人重走南京长江大桥。

高润泽对外公陈钊福说:“你也从来没有走过这个铁路桥。铁路桥上,一班哨会开过五六十辆火车,北上的、南下的都有。火车有运客人的、有运货的,还有现在的高铁,上次我带你坐的高铁。”

一代代守桥人守护着的这座雄伟而英雄的大桥,更传承着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武警江苏总队南京支队执勤十四中队中队长杨奎说:“现在我们位于铁路面三号哨。这条铁路每隔五分钟就有一辆列车从铁轨上经过。实际上我们的执勤环境还是比较恶劣的,特别是在年之前。第一个是高温;第二个是高寒,我们又临长江,湿气比较重;第三个是高噪音,特别是这个哨位距离铁轨只有两米。”

一班哨站下来,不仅是体力上的考验,更是意志的磨练。随着执勤设施的完备,执勤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在艰苦环境中铸就的守桥精神一直在传承发扬。

外公陈钊福说:“我们作为军人,一定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我们很明确,如果国家不太平,要去打敌人的话,那我们也能继续啊。”

(王雪彤周延李继州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6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