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英豪,精神永在

白癜风病有什么偏方 http://m.39.net/pf/a_4793199.html

记忆,此刻又一次被唤起;思念,依然绵长无尽。在老校长塑像前敬献一束洁白的鲜花,举目深情瞻仰,并深深鞠躬致敬;在一张张老照片前驻足,再一次追忆这位可敬长者的音容笑貌,学习重温他的丰功伟绩;再观赏一遍原创大师剧《国之英豪》,“沉浸式”感悟老校长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4月13日,将迎来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先生诞辰周年纪念日。岁月更迭,这一份怀念历久弥新。同济师生以各种方式深切缅怀,心头涌起的是共同的心声:“老校长,我们永远怀念您!您的精神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勇毅前行!”

斯人已逝,但精神长存……

把握时代脉搏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提起同济人,“李国豪”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毋庸置疑,他是同济人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同济大学永远的骄傲,堪称“同济之魂”。回望他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令人深深感佩于他胸怀“国之大者”的爱国热忱、非凡卓绝的才智学识,以及他对同济大学的一世情深和巨大贡献。年,毕业之前的李国豪年,16岁的李国豪考入同济大学,家境贫寒的他设法坚持读完了2年德语、5年本科学业,年以全优的成绩毕业,留校担任两门课程的助教。年秋,李国豪获洪堡奖学金赴德留学,以本科全优成绩获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年春以优异成绩通过答辩获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发表后,立即在德国桥梁工程界引发极大反响,这位年仅27岁的中国青年赢得了“悬索桥李”的美誉。李国豪在做悬索桥模型试验二战结束以后,李国豪怀着对祖国的满腔赤诚,谢绝导师的劝阻和挽留,义无反顾地回归祖国怀抱,回到母校同济大学执教。他先后担任土木系主任、工学院院长、校教务长、第一副校长等职。年,李国豪肩负起了同济大学校长的重任,提出了“两个转变”,引领学校向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向以德国为重点进行广泛合作交流的国际学府转变,这为同济大学开创综合性、国际化办学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他大力筹办数、理、化、机、电、管理等新专业,并迅速恢复和新建八个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年春,他出访德国,推动中德加强学术交流合作。由此,同济大学迎来了一个新的更快的发展时期。年,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成立李国豪在成立大会上作学术演讲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建设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组织大批教师走上经济建设第一线,推动教学、科研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他以身示范,带头投身重大工程建设。担任名誉校长以后,李国豪仍然时时刻刻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09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