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丨常泰长江大桥突破第一个ldquo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我,请把我设为“星标★”哦。点击上方蓝字“智慧泰兴”→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经过38天连续紧张施工由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组织建设中交二航局施工的常泰长江大桥主桥基础5号墩沉井顺利完成封底混凝土浇筑施工

这标志着

沉井基础水下施工全部完成

即将转入水上承台及塔柱施工

  常泰大桥位于泰州大桥与江阴大桥之间,跨越长江连接常州与泰州两市,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项目。主桥全长米,主跨米。

  据了解,大桥建设将实现“四个世界首创”,即首创台阶型减冲刷减自重沉井基础、首创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首创“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首创“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沉井封底混凝土施工是大桥建设的重大关键性节点,随着封底混凝土的浇筑完成,台阶型减自重沉井基础设计、施工各项技术难题成功攻克,实现了大桥“四个世界首创”的首个突破。

5号墩钢沉井

  5号墩钢沉井在长江水下入土下沉总深度为50.5米,取土方量约24.4万立方米,施工难度大。为提升“智能化、可视化、机械装配化”水平,提高取土效率,确保沉井下沉万无一失,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组织5号、6号墩两个钢沉井施工单位中交二航局和中铁大桥局研发了适用于粉质黏土层的电动双头铰刀、气水混合冲射破土设备、水下机械臂取土机器人等专用装备,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在下沉过程中,共投入38台套智能装备,平均每天下沉45厘米,创造了粉质黏土层大型沉井下沉最快纪录。

  为了确保沉井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针对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建设单位借助先进的互联网+、北斗、智能传感、无线传输等数字化技术,构建了沉井施工实时监测系统,对沉井姿态、支撑状态、结构应力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研发的智能化取土装备及集群控制系统,通过设备的远程控制及自动化作业,实现取土深度的精确控制及沿预设路径自动化取土行走作业,使沉井“可测、可视、可控”下沉。   本次封底混凝土施工为沉井施工的最后工序,封底混凝土主要起止水和承力作用。封底完成后,沉井底部将与江水“隔开”,同时大大增加底面受力面积,保持不再继续下沉的稳定姿态。封底施工累计浇筑混凝土4.2万立方米,相当于注满了17个标准泳池,这样体量的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在长江上是前所未有的。封底施工完成后,沉井总重突破32万吨,比5艘“辽宁号”航母满载排水量之和还要重,沉井稳定性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此次封底施工有“多、深、大”三大难点,沉井分隔成36个井孔、内井口水深65米、平面尺寸近平方米,混凝土浇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常泰长江大桥建设团队攻坚克难,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完善施工组织,采用碎石加找平层封堵、分区进行封底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保障了封底混凝土浇筑质量。   今年春节,常泰长江大桥全体建设者积极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节日期间不停工,千名施工人员留守施工一线,既减少了疫情常态化形势下的人员流动,又充分抢抓了进度。图片来源:中交二航局四公司全媒体记者/编辑:聂友审核:丁晓军 陈杨泰兴市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出品欢迎转发侵权必究

版权说明

如需转载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