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一组大武汉新老照片,今昔对比惊艳了
作为一个在武汉上学、工作了10年的年轻人,早已习惯了武汉的生活方式、熟悉了武汉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那么既然在这个城市呆久了,就像去了解下它的以前的历史,以前的古迹,还有城市发展状况。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从北郊盘龙城开始发迹,经历了无数的朝代,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迹,当然我们只能从史书去了解以前的历史。直到清朝末年有了相机,拍摄了许多的照片,让我们去了解那个年代的相关故事。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我在网上找了关于武汉的照片,我们将镜头对准武汉地标,当跨越许多年时空的新旧场景同框出现。日新月异、翻天覆地来形容武汉的巨变。同时保留了完整的历史遗迹,让当代人记住那个年代的故事。
1.江汉关大楼
江汉关大楼是年开建,年完工的,江汉关也是一栋欧式建筑的大楼。是中国海关办公的大楼,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三座海关大楼之一。每日按时敲钟,按刻奏乐,报时曲为《威斯敏斯特钟声》。据史料记载,为这(江汉关)三个字,江汉关赠予时任时任湖北教育厅厅长的宗彝纹银两。当然它的历史是说不完的,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或者去现场了解。
年,汉口,租界内江汉关钟楼。之前江汉关一直是武汉海关的办公楼,之后海关新建了金银湖海关大楼,就搬走了,现在江汉关大楼改建成近代历史博物馆。
现在的江汉关2.汉口水塔
汉口水塔,作为武汉古老的建筑,它建成于年,距今已有年的历史。汉口水塔曾经享有武汉第一高楼的美称,也是武汉最早的一座高层建筑。一个城市的最高建筑也可视作为这个城市的标杆,曾经的水塔的供水人口多达10万。
年,汉口水塔,是武汉市最早的一座如今的水塔一楼已被改修成了博物馆,如今全称叫汉口水塔博物馆,一楼陈列着中山大道百年历史图片展,展出了中山大道的百年历史记录。
现在的水塔:汉口水塔博物馆3.光谷大转盘
上世纪90年代,光谷广场还是一片荒芜。当时,这片土地并不叫光谷,而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鲁巷”、“关山”这些老地名。
上世纪90年代年,东湖高新区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从此以后这里周边楼房逐步崛起,一路飙升,年光谷国际广场渐成雏形成为光谷的又一大标志性建筑。
年,光谷广场现在的光谷,为了解决长期的交通拥挤的问题,设计了地下三条地铁,2条地下隧道的光谷综合体,展现出全新的、大气的光谷大转盘。但有时候转盘还是会出现交通拥挤。
现在的光谷广场4.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大家都知道,非常著名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它是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下图是年代的国立武汉大学,周边还是很荒凉,中西合璧的武汉大学,记载了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设的艰辛足迹。
年代,国立武汉大学全景现在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仍然保留。一图胜千言,下图是现在的武汉大学,远处的都是高楼林立,不再是一片荒凉之地。大家有机会可以去武大打卡,看樱花。
现在的武汉大学5.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之后的朝代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下图中的黄鹤楼建于同治七年(年),毁于光绪十年(年)。
修建于年的黄鹤楼号称“同治楼”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米的蛇山峰岭上,年6月落成。现在的黄鹤楼已成为武汉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其实去过的人觉得没什么好玩的。不过来到武汉还是要去看一看。
现在的黄鹤楼6.蛇山城墙
下图中的蛇山上的城墙是一个历史的缩影,给我们一个永久的回忆。年至年武昌大规模拆城,这一段的城墙早已不见踪影。这一段城墙是与现在的武珞路平行的。大概拍摄(-)之间。
蛇山城墙上向南方广埠屯、街道口远眺现在的这位置还是能寻找的以前城墙的夯土,周围了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黄鹤楼上向南方广埠屯、街道口远眺7.汉口江滩
下图是年代的汉口江滩,长江上船非常多,可见当时汉口“洋码头”货运之繁忙。汉口开埠后,由洋人把持的“洋码头”应时而生。自此,汉口的码头经济由汉水内河码头向长江通商的码头经济转移,汉口的繁荣也从硚口一带下移至江岸一带的租界区。江边都是洋人的别墅区,见证了一段屈辱历史。
年代,汉口江滩现在的江滩风景优美,车水马龙,还很堵车,也是武汉伢常去的一个好地方。
现在的汉口江滩8.辛亥革命纪念馆
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11月占领武昌,立即成立湖北军政府,图为湖北军政府成立。
图为湖北军政府成立。现在已经成为了辛亥革命的纪念馆,年10月17日,正式开始向观众免费开放,大家想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可以去馆内参观了解。
辛亥革命纪念馆9.宝通寺
宝通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始建于南朝刘宋朝代,至今已有余年历史,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底蕴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汉市唯一的皇家寺院。宝塔始建于元代(一年),塔高7层。宝通禅寺都是华中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寺院,当时在武汉武昌也是规模最大,其气势恢宏的寺院也是独一无二的。
大概拍摄于(-)年之间
远眺洪山宝通寺,寺庙周边好多坟茔寺庙建筑也是多次重建、维修,成了现在的的风景优美旅游胜地。
现在的洪山宝通寺10.晴川阁
下图中是年拍摄的晴川楼,在当时一个地标的存在,可以看到晴川阁高大挺拔,是当时武汉三镇长江边最醒目的地标建筑之一。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之后的年间经过多次维修,两次重建,下图中的是年(清同治三年)重建的,晴川二字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
年汉口,江边,晴川阁。晴川阁在年被大风吹倒,年按“保持现状,恢复原状”的原则重建了晴川阁。周边的其他房子都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观光胜地,渔民,商贩,换成了游客。
现在的晴川阁11.汉江、长江交汇处
下图中是年汉江、长江交汇处,江边码头,南岸嘴龙王庙码头一带。船舶、建筑林立,看图就能联想到当时的情景。
年汉江、长江交汇处现在的交汇处是那么的平静,没有了以前的繁忙,但两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长江、汉江交汇处12.汉口民众乐园
汉口民众乐园始建于年,是当时最大的综合性文化游乐中心,老民众乐园在解放前就与天津劝业场、上海大世界并称为三大娱乐场。
年代的民众乐园年以后的民众乐园13.武昌城司门口
下图照片拍摄于-年之间,看这这样的古建筑,还是很漂亮,很喜欢这的样的建筑,可是现在已成为了历史记忆。
武昌城司门口一带俯拍感觉现代的建筑真心没有以前的古建筑美观,有特色。
现在的司门口那一带区域(右上角)14.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前身名曰“西园”,始建于年,为私人花园。年改名为中山公园。下图中为年代的中山公园,图中人还是很多,在当时确实是民众游玩,散步,休息的好地方。
年代的中山公园如今的中山公园增加了许多的游乐项目,更加丰富了民众娱乐方式,周边也是高楼林立,成为了城市中民众的后花园。
现在的中山公园15.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在年(光绪三十二年)张之洞,就提出了在武汉长江段建设大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建成,可见建设历程非常的曲折。
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这座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的大桥,半个世纪过去了依然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
年的武汉长江大桥关于武汉的老照片还有很多,后面继续再去寻找,和拍摄现在的照片。
最后以武汉夜景结束。
请逆时针旋转90度查看武汉长江两岸夜景
年9月武汉夜景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张照片,一段历史。无论历史的车轮多么的飞快,都不要忘了打开相册,看看老照片和新照片,探寻那段曾经发生过的事迹。
照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