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拍摄长江70年,这位老人最近有了新想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拍摄长江,晓庄一拍就是70年,她是浙江奉化人,长期在江苏工作。去年,她还在策划出版拍摄于年到年的长江两岸的摄影集。镜头内,长江沿岸不少过往被定格,镜头外长江沿岸又有了不少新变化,甚至快过快门速度,其中交通方式变迁,一日千里。

晓庄摄

上世纪50年代,20岁出头的晓庄到镇江采访,长江沿岸运输木料的一幕吸引了她,因为这些木料组成木排既是交通工具,更是运输的货物本身。她想记录下来,岸上太远,拍摄角度不好,她就跳到摇晃的木排上拍摄。如今,曾作为长江上重要“交通工具”的木排,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大型化的船舶——去年10月,浙江舟山在全国范围内首制的2艘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投运,首航最终抵达长江中游的湖北黄石港和武汉港,一改过往“江船不能入海、海船进江不经济”的窘境。综合考虑净空、水深等因素,这两艘1.4万吨江海直达船是抵达长江中游的最佳船型,海中吃水6.8米、长江设计吃水8米,进江最大载货量1.7万吨,可满载靠泊九江、黄石、武汉、岳阳等长江中游多个港口,最远可直达宜昌港,避免中途过驳。

对长江上的桥,晓庄感情也很深。自年南京长江大桥选址,直至年建成通车,她全程参与拍摄这座“争气桥”,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长江上第一座公铁两用桥。年大桥全线贯通前,她为南京长江大桥拍的“定妆照”,成了不少人对南京长江大桥的“第一印象”。因为这张底片被她捐赠给南京长江大桥管理处,底片记录的影像被印在各式各样的纪念品上。有了南京长江大桥,看天气的轮渡过江改为全天候的大桥过江。光阴飞逝,近年来,长江上又陆续建起了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和五峰山长江大桥等公铁两用大桥,江南江北,正逐步被更多长江大桥连接,变成桥南桥北。后来在年,晓庄曾专程拍摄建设中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一桥跨越长江南北,依旧让她赞叹不已。

晓庄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晓庄曾在南通市文化局工作,她清楚记得,当时从南京到南通只能乘船,单程就要一夜,现在乘坐动车只要两个多小时。未来还将更快。去年11月,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该铁路被人们习惯称为“北沿江高铁”,共设16座车站,包括上海宝山站、崇明站、启东西站、海门北站、如皋西站、黄桥站、泰州南站、仪征北站、南京北站等新建车站,届时南京至南通的通行,将由最高设计时速公里,提升至时速公里。

在南通工作期间,晓庄的取景框内容丰富,有由大生纱厂演变而成的通棉厂,有如今已完成生态修复的狼山、军山地区,还有自南通港运往上海、最终目的地为亚非拉地区的一批批“友谊棉”起运的场景。去年12月底,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正式开港运营,昔日吃海鲜才会想到的启东吕四港,成为江苏新出海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通州湾将有望与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

    

栏目主编:孔令君

    

本文作者:任俊锰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刘宁摄

    

图片编辑:邵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22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