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故乡的长江大桥
过年的时候,老家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张长江大桥的照片。没想到短短三四年时间,大桥还是那座大桥,但桥两岸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以前从德感方向朝江津城区,在经过大桥后分为左右两条路。一条路是去四面山景区,另一条路是去江津老城区和江津客运站。现在中间多了一个大转盘,打通山体修建了一条高速路,两岸多了一个转山公园和一个当年为解放江津牺牲的烈士纪念台,还有一条四车道的泊油路沿长江绕着江津老城和新城一圈。这条路就是江津滨江路。重庆人喜欢美食和悠闲的生活。这条路上,到处是花园和游乐园,满是各种各样好吃好喝的餐厅,茶楼和酒楼。
记得小时候,我们要去城区只能坐船。从岸上走过三四个用粗长的铁索紧紧栓在一起的船墩,进到渡船船舱里等待客轮。回忆当年曹操在赤壁就是用铁索把战船一艘艘链环绑定。史书上记载:士兵马匹在上面行走如履平地。可我依然清晰记得站在上面能很明显感到船在波浪不断撞击中上下起伏很厉害,一定要扶着铁索,盯着脚下的踏板小心翼翼地走。纵是千般小心,却经常会听到有小孩大喊大哭:我的孩子(我们老家人把鞋读成“孩子”)掉下去了。所以,也许古人只是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长江波涛滚滚惊险万分吧。
第一座江津长江大桥在年12月20日正式通车。这座桥创造了至今为止长江大桥前期准备工作的最快速度。它全长米,雄伟壮阔。我记得厂里能走得动的人都一大早步行到桥边,等着看大桥通车揭幕仪式。鞭炮声响,汽车鸣笛,人山人海,热闹非常。揭幕仪式一结束,人们在欢天喜地中迫不及待地排好队走上大桥。走到大桥中央的时候,看到两岸的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一直向前连接到天边,仿佛两列威武的士兵在迎接大桥的诞生;向下一望,在岸边或在船上看到的惊涛骇浪仿佛变成了池塘里的一波波小小水纹;原本足以承载一百余人的客轮仿佛变成了一只只大鹅在水面上平稳地游。由于步行过桥的人实在太多,我们足足走了一个小时。只可惜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如今家喻户晓的互联网,否则这里绝对会登上当时全国热搜榜第一。
长江,从古至今犹如天险一般不可逾越,被世世代代的人们敬仰传颂。现在,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进步,人们终于突破了桎梏,用强大的力量征服了长江。从建国到现在,在整个长江上修建了多座大桥。仅仅江津地区,就已经通车了五座大桥。
虽然我的户口因为工作和孩子读书迁走了,但我的根一直在这里,从未离开过。那个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饶的地方虽然不说话,但她一直默默看着我长大,给了我学习成长的环境,让我体会世事百态,人间沧桑。
怀念,长江大桥;感恩,我的故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