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的桥梁专家

关爱青少年儿童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3394195.html

他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桥梁专家;他主持了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和建设;他曾担任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的茅以升。

年1月9日,茅以升出生在江苏镇江的一个贫苦家庭。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小时候的茅以升经常遭到同龄人的嘲笑,这让他从小就养成了自立自强的性格。

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在茅以升6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私塾读书。茅以升也非常懂事,从小好学上进,善于独立思考。

年,7岁的茅以升被送到了南京思益学堂学习,这是当时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

年,一件不幸的塌桥事故对茅以升影响很大,甚至改变了茅以升的人生志向。那年端午节,茅以升的家乡举行龙舟比赛,许多人站在了桥上参观。由于人太多把桥压塌了,造成了很严重的伤亡。从此以后,茅以立志要建造最结实的桥。

从此,茅以升开始对桥梁着迷,不管什么样的桥,只要看到了,都会上前研究一番。甚至在茅以升看书的时候,只要遇到描写桥的文章或有关桥的图片,他都会抄录或剪切下来整理成册。

年,茅以升以优异的成绩从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现为西南交通大学)毕业。为了学习先进的桥梁知识,茅以升报名参加了清华留美官费研究生考试,结果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留学资格。

于是,茅以升收拾行囊,踏上了留美之路,并进入到美国康乃尔大学学习桥梁专业。在校期间,茅以升学习非常刻苦,经常看书到深夜,就连周围的同学都惊叹他对知识的渴望程度。在茅以升不懈的努力下,他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并以特优的成绩获得了研究生的金质奖章。

之后,他又进入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他毕业时,他的博士论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受到了巨大轰动,被认为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后被称为“茅氏定律”。他也因这篇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成为了该校历史上第一位工科博士。

年,茅以升学成回国,为了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茅以升选择了去学校当老师。之后十年,茅以升先后担任了多所大学的教授、主任,甚至校长等职,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年,时任浙江省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的茅以升,负责组织修建钱塘江大桥的相关事务。钱塘江的自然条件非常复杂,桥面非常长,水深达几十米,施工难度非常大。并且之前中国也没有任何相关方面的资料参考。但茅以升并没有被困难吓到,多次组织人员实地考察,带领大家开会讨论,制定多种施工方案。创造性地发明了“射水法”、“沉箱法”、和“浮运法”等相关技术,解决了诸多技术上的难题。

在茅以升的带领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座全长一千四百多米的双层公路铁路两用钱塘江大桥终于建成了。并于年9月正式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是中国桥梁工程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然而,大桥刚投入使用三个月,为了阻止日军攻打杭州,茅以升亲自指挥人员炸毁了大桥。也许在炸桥的时候,茅以升的心在滴血,然而,在民族大义面前,茅以升从不曾后悔过。所幸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茅以升又受命组织修复了钱塘江大桥,并于年3月,大桥修复正常通车。

年,茅以升接到了一项任务,受命主持修建任武汉长江大桥。这是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这座大桥承载着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双重功能。大桥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衔接起来,成为我国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年,茅以升顺利完成任务。没有辜负国家的信任和嘱咐。

年,在北京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作为设计方案最终审定人。在对建筑的结构设计作了详细全面审查核算后,最终在图样上签了字。

年,茅以升受命负责主持设计了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这是长江中游第一座特大型城市公路桥,也是重庆市西南部的城市主干道的重要构成部分。

年,茅以升荣获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的荣誉。

年11月12日,茅以升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茅以升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桥梁事业,他的研究成果被中外报刊发表了余篇。同时,他还出版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书,为我国桥梁工程建设和科技、教育、科普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对茅以升的看法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