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城市建设者点赞来听听光谷大道男子天

光谷大道男子建设“天团”。记者贾代腾飞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2日讯9月1日,位于光谷核心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光谷大道高架全线通车,如一条巨龙横空出世,拉近了江夏、光谷、武昌、汉口的时空距离。

这一大型市政基础设施背后是名建设者近3年半的奋战,他们用汗水和梦想浇筑城市。

通车前,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走近9位城市追梦人代表,倾听他们的心声。

(大图,请横屏观看)

光谷大道男子建设“天团”。记者贾代腾飞摄

常务指挥长张灿军:

我见证了最近10年武汉每天的不一样

张灿军。记者贾代腾飞摄

河南驻马店人张灿军,与工程打交道15年,做的都是执行经理或指挥长。

他说自己的“人生三大事”都是在建设八一路延长线时完成的,“一是结婚,第二天就要在驻马店办婚事,头一天晚上才往家赶;(二是)儿子都出生一天了我还没到家;(三是)父亲去世时我正在现场指挥浇筑箱梁混凝土。”

为了保证光谷大道高架贯通和通车,他和团队的每一个人一年的正常休息日不超过5天。

光谷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是武汉首个全口径BT工程,从拆迁、管线迁改到设计、施工都是中冶南方承担,虽然时间紧,但质量一点也不打折。

“我很感恩家人,感恩武汉,入汉19年,我把所有的青春都献给了这座城市,我见证了最近10年武汉每天的不一样,作为建设者、参与者,我很欣慰。”

项目执行经理陈荣金:

花一年时间对地下10余种管线“穿针引线”

陈荣金。记者贾代腾飞摄

年4月,陈荣金从华中科技大学桥梁隧道专业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冶南方城建公司。“当时连我的导师都不太理解,认为我选择了一条崎岖的路,而我大部分同学都选择进入大型设计院。”

“我这个岗位不单是一个项目管理者,还要懂设计、施工、协调,学习道路、绿化、亮化专业的知识,我负责的地下管线迁改与保护,每一根管线就对应着一个专业,这些都需要不断学习、充电。”

自己亲手设计的桥梁,能看着它一点点建起来,这是他的梦想。

他们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进行地下管线迁改与保护,摸清十余种管线,对每一根管线制定迁改保护专项方案,与一家家单位沟通。“厘清的过程如同在地下‘穿针引线’,光谷大道快速化改造最难的部分,都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

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陆文亮:

我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陆文亮。记者贾代腾飞摄

最难的时候,是今年6月底光谷大道主体结构贯通之前那一个月。“我们20个管理人员轮班熬夜,给施工创造条件。”

入职中冶南方10年,陆文亮一半时间都在光谷大道工程上,“这是一座百年大道,在我的职能范围内,几年来我们既保证了工期要求,又没有出现安全事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这是我最欣慰的。”

他希望光谷大道通车后,道路更畅通,能提升光谷人的幸福指数,“未来我希望能多做像光谷大道这样对交通有很大改善的项目,做更多的高架桥,甚至是跨长江的大桥。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又能帮到别人,对社会有所贡献,这就是我的梦想。”

工程部部长夏志煌:

一周只睡不到20个小时,攻坚时刻我没有缺席

夏志煌。记者贾代腾飞摄

作为工程部部长,夏志煌负责光谷大道项目施工的组织管理,“改造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周围环境的协调处理,包括交通、噪音、扬尘、管线,要和有关单位协调,也要和周边居民协调。这需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摸索,无论是技术还是现场管理、综合能力都要过硬。”一个技术人员,就这样在项目中熬成了协调高手。

不可能的速度,不可能的任务,都是靠追梦人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家里柴米油盐没时间管,姑娘10岁了,每天回去她都睡了,只能趁她睡着看一眼。”夏志煌说,“虽然过程很辛苦,结果还是很欣慰,我最骄傲的是,需要攻坚的时候我站出来了,最重要的、最艰难的节点我都在场。”

道路设计师程小亮:

打造百年工程,做老百姓满意的道路

程小亮。记者贾代腾飞摄

程小亮,长得有点像“开心麻花”的艾伦,说起话来也很“有梗”,“我在武汉,最大的感觉就是热和辣,到现在我都吃不了辣,但我还是在武汉扎根了!两个儿子!”

作为道路设计师,程小亮主要负责光谷大道的道路交通总体设计和全互通立交设计,施工中道路遇到的每个问题每个细节他都要从头盯到尾,“大到光谷立交的选型、立面结构方案,绿化、景观、亮化,小到雕花站石、人行道铺装等附属设施,我们都要做精致的考虑。”光谷大道是百年工程,每一处都不能马虎,沿线绿化、亮化他们都做了专项方案,桥梁专门铺装,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都是透水路面,体现海绵城市理念和人本思想。

程小亮的梦想是打造百年工程,做老百姓满意的道路,“道路也是一项产品,我们的客户就是老百姓。他们说这条路做得很便捷,很人性化,就是我最骄傲的。”

设计经理刘宇闻:

我设计的桥车水马龙,大家走在上面觉得设计得好,我就很欣慰了

刘宇闻。记者贾代腾飞摄

刘宇闻是河南安阳人,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冶南方,8年来做的项目大大小小加起来有20多个,光谷大道是他跟得最久、最有感情的项目。

“地铁2号线南延线沿着光谷立交走,有轨电车T2线贴着三环线南侧平行过去,光谷大道从时序和空间上和它们都是冲突的。这个地方桥下管线特别复杂,地质条件也不是特别好,我们搞了7个月才研究出光谷立交全互通的路线方案。”

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设计的桥车水马龙,大家走在上面,觉得设计得好,我就很欣慰了。”刘宇闻的梦想是建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这应该是每一个中国桥梁设计师的梦想,我想我有机会的。”

桥梁设计师万家恺:

我们的设计考虑到每一个细节

万家恺。记者贾代腾飞摄

“那时候我们只能参考日本、美国、欧洲的国外规范,翻译资料也不是很全,难就难在这一点,花了很大精力去钻研。”他最骄傲的是“在国内没有相关规范的情况下,我把整个钢箱梁设计的基础体系比较完整地掌握了,非常有成就感。”

光谷大道异形结构较多,变宽、跨线、横向多支座,让万家恺在设计中产生不少困扰,但他都用精细的计算、精致的设计一一解决。

万家恺说,桥梁的涂装体系也经过特别设计,根据武汉市大气腐蚀的类型,选定三层涂装的油漆防护体系,保证桥梁油漆长时间不褪色,甚至桥梁的每一个倒角、每一处细节,他们都力争做到平顺、光滑、美观、精致。

安全工程师程璐:

每天来回巡查一二十公里,在武汉扎下了根

程璐。记者贾代腾飞摄

作为安全工程师,要做的就是发现隐患,排除隐患。程璐每天从早上7点半开始,到晚上12点,就在高架桥上桥下来回巡查,一个上午来回好几趟,每天一二十公里。“我会查看桥上工人的临边防护是否到位,起重吊装操作、工人劳保用品穿戴是否规范。高架最高点离地接近20米,起重吊装前,4个大臂要打开,这些我都要检查。”

今年3月,程璐与爱人在汉结婚安家,仅办婚事的两三天算是休息,从今年开年至今,他都没有休过一天假。“我热爱这份工作,很有成就感。”

上大学时,他在北京待了7年,如今入汉已有3年,程璐觉得武汉很有活力,每天不一样。“武汉现在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越来越便利,城市变得越来越好,选择越来越多。”

造价工程师仰星:

脑力兼体力工作,希望自己如企业一样“专业专注致恒致远”

仰星。记者贾代腾飞摄

29岁的仰星笑称自己是脑力兼体力工作者,每天和资金、数据打交道。

他从光谷大道立项开始跟踪,见证了这个项目的成长,从一期的协助、实习,到如今二期独当一面、得心应手,他也随着这个项目一同成长。

从大学开始,如今他已入汉10多年,今年年初结婚安家。他说自己是半个武汉人,“这几年武汉发展真的蛮快,地铁、高架桥方便了市民,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为了方便更多人。”

仰星说,中冶南方的企业理念是“专业、专注、致恒、致远”,“我们每一名员工都是秉承这个精神,对专业负责到底,希望自己在这一行能有一番作为。”

(记者韩玮王慧纯摄影记者贾代腾飞通讯员马岚邓涵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1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