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会上西方记者故意刁难,周总理巧妙应答
年,新中国成立,外交之路正式拉开序幕,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周总理挺身而出,代表新中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不卑不亢地展现新中国的强大气场。外交之路,崎岖坎坷,我国经常面临恶意刁难,他们企图中国在国际上出丑,但是每次都被周总理巧妙化解,周总理在国际面对恶意挑衅和突发事件的临场应对能力,被世人所称赞。敬爱的周总理在外交中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难题?面临他人的恶意挑衅周总理究竟是怎样做的?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周总理辉煌的外交成就。
周总理1、付出青春和热血
纵观历史的长河,不难发现,不少风云人物凭借自己出色的口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影响了自己的事业,甚至还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回忆我国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们无疑都是语言大师和谈判专家,利用自己出色的能力来为国家做贡献,而其中最耀眼的明星,我们的周总理肯定能算上一个。周总理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热血都给了党和人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在当时那个黑暗的时代中,给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在南昌起义中,周总理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判断力,说服了朱德、叶挺等人,打响了抵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当时的革命寻找了新的出路;后来在西安事变中,在当时那个民族处在危难时刻的关头,周恩来总理从民族利益出发,利用自己的口才和协调组织能力,协调两党之间的摩擦,避免了国共内战的持续,为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付出了卓越贡献;抗战胜利后,为了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定,毛主席和周总理前往重庆和国民党反对派进行谈判,为了这次谈判的成功,周总理带领着社会各界的爱国人士向国民党施加压力,为《双十协定》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一边进行着国家的恢复建设工作,一边在外交舞台上为中国打开局面,为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奠定了基础。
重庆谈判2、出色的外交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虎视眈眈,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军事上封锁的政策,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削弱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处针对中国,在外交上也不例外,他们每次采访我国领导人时,都用咄咄逼人的态度,一次次提出一些恶意刁难的话题,想要我国在国际场合出丑。但是无论在多么困难的外交场合中,周总理面对刁难和突发情况,总能摆出一副宠辱不惊的姿态,坚持他那幽默风趣的儒雅,表现出波澜不惊的淡然形象,使人们不得不心悦诚服,拍手称赞。周总理的行为举止,无不体现着我国的底蕴和能力,在他身上,西方列强改变了对中国腐朽落后的观念,看到了全新的面貌。
美国作为外交部长,周总理的手段很特别,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风格,把原则合理运用,经常用独特的幽默化解恶意刁难的问题。有一次外出访问的时候,有一位西方的记者带着恶意询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此时的中国还有没有妓女?”周总理面对这个带着侮辱和讽刺的问题,直接回答还存在,这一回答使在座众人十分震惊,因为他们想着周总理将会如何反驳这一观点,可谁知他直接反其道而行,直接承认这一现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随后周总理又向大家解释道,她们都在我国的台湾省,所以存在。这一回答一语双关,不仅向他们解释了大陆上的优良社会风气,只是台湾暂时无法治理而已,而且还向世界表明了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捍卫了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台湾3、卓越的应对手段
这种恶意刁难现象,从新中国成立到之后的十几年中一直都存在,其中美国记者最为凸显,经常提出一些刁钻苛刻的问题,故意为难我国对外发言人。在日内瓦会议,一位美国记者为了为难周总理,想到了一个邪恶的主意:主动向他握手,我国作为礼仪之邦,对于这样的礼节,自然没有拒绝,可是这位记者在握完手之后,动起了坏心思马上大叫:“我怎么可以和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是不应该”,然后从口袋里拿出早已备好的手帕,把手擦了擦,放回了口袋中,想要看周总理,在国际场合上出丑。可是我们的周总理只是皱了皱眉,也从口袋里拿出手帕,在手上擦了擦之后,就丢进了垃圾桶,并对他说:“可惜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周总理通过一个动作和一句话就使这名记者败下阵来,从中可见他的睿智和出色的能力。
日内瓦周总理这种口才能力,除了和他的学习积累、在斗争中磨练有关,最主要的是周总理有一颗强大而坚定的内心,为了中华崛起而不断奋斗。外交之路,处处都充满着挑战,但都被周总理巧妙化解,在亚非会议中,其他参与国受到西方国家的指使,对中国外交代表团进行刁难,周恩来以他卓越的能力,在大会上用演讲“中国是来求同的,不是来存异的,是来交朋友的,不是来树敌人的”来化解这一危机。既表明了此行的态度,又收获了亚非国家的友谊,会议的参与者说,周恩来一开始是我们的敌人,到最后变成我们的朋友。
年,为了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主义进程,我们召开了世界性的记者会,向各国记者详细介绍发展情况。但是到了记者提问的环节时,一名美国记者不分场合的刁难周总理,向他询问,“现在中国有6亿多人口,那么现在存在多少个厕所?解决人们的生理问题”,问题一出,台下的记者们议论纷纷,都在等着周总理的回答,有的甚至想要看笑话。可周总理却丝毫不慌,向记者们回答了这一问题,“我们只有两个厕所,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周总理的回答,巧妙的化解了这一难题,反应了周总理随机应变的能力。可那位记者听到这一回答后并不甘心,继续说到“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那现在银行里有多少钱呢?”这位记者心想,厕所问题你可以用男女来投机取巧,现在关于金钱数额,你恐怕没办法了吧。可这一次周总理的回答却又让这名记者失望,“我们中国人民银行一共有18元8角8分”,这一回答使全场鸦雀无声,他们怎么也不想明白这一回答,周总理见状,便继续解释道:“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中国银行是最具信用、财力雄厚的银行,因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银行以全国人民为后盾”,一番解说,让人们不得不佩服,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国进行记者会,就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开展国际交流,记者这样提问,也许是为了刺探我国的财力,也许就是故意刁难,想让总理出场而已,但是总理的回答令人折服,这就是周总理个人口才的魅力。
无独有偶,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曾在周总理的陪同下,参观我国自主设计和修建的南京长江大桥,面对如此雄伟的建筑,让尼克松改变了看法,对中国的建筑能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但在经过大桥的时候,他突然向周总理问道,“总理阁下,这个大桥每天有多少人经过呢?”,周恩来面对提问,回答道“总统阁下,南京长江大桥每天有5个人经过”看着尼克松充满疑问的面孔,周总理解释说,“每天经过南京长江大桥的人是工农学兵商,这不就是5个人吗?”尼克松恍然大悟,不断赞叹,后来尼克松在书中写道,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将烧成灰烬。言语之间都充满了对周总理的赞赏。
尼克松周总理不仅面对他人的刁难可以轻松幽默地化解,而且在应对一些突发事件,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令人折服。50年代初,周总理在中南海设宴接待各国宾客,他们对于我国种类繁多、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纷纷赞不绝口,但是对其中一道菜产生了误解,大惊失色。原来心灵手巧的大厨,把食材雕刻成各种形状,按照佛家法印的图案摆放在汤中,可随着宾客们的脚步,竟然变成法西斯的标志,宾客们对此都十分惊讶,向周总理询问原因。周总理刚开始对于大家的迷惑很茫然,但随之便淡定自若地介绍道,这个图案并不是法西斯的标志,而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图案,这一个万字代表了对人们的美好祝愿,随后周总理更加风趣地说道,其实就算是法西斯的标志也没有什么,我们可以一起消灭它,将它吃掉。听到这个解释后,宾客们哈哈大笑,当时的气氛更加欢快,而这道菜也都被客人们全部吃完。
中南海中苏两国虽然同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苏联也给予中国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后来苏联实行修正主义政策,两国关系逐渐出现间隙。在周总理访问苏联,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了苏联在中国想要实行修正主义政策,赫鲁晓夫却狡猾回避了这一问题,反而换个角度以周总理的出身进行攻击,“你批评得好,但是你应该清楚我是出生于工人阶级,而你出生于资产阶级”,想要抹黑周总理,看他的笑话。但周总理很快回复“虽然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我们两个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背叛了各自的阶级”,周总理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完美的反击了赫鲁晓夫,成为一大笑谈。
赫鲁晓夫在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进行经济军事封锁包围这一危机的背景下,周总理以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超越常人的口才能力,在外交上使他国对我们刮目相看,逐渐进入国际中心舞台,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如今,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45年了,我们在民族复兴的路上渐行渐远,可以自豪地对总理说:“这盛世如您所愿”。周恩来总理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奋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