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红,绿,蓝,你心中的青山是什么色彩
青山,
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青山,
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中,
最年轻的行政区。
青山,
历史亦可上溯年前。
南宋诗人陆游在《入蜀记》中,
首次记载了青山矶。
明代诗人王世贞在此欣然系舟,
留下
武昌在前头,
逡巡不肯去。
为爱青山矶,
且对青山住。
的名句。
年前的陆游,
年前的王士贞,
他们不会想到,
青山,
这个长江边不起眼的矶山之地,
在20世纪会迎来波澜壮阔的发展,
开启一段色彩斑斓的绚烂历程......
色
基
因
新中国建国伊始,
钢铁关乎国运安危兴衰的重任。
共和国缔造者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
广征意见、反复论证,
最终将“共和国钢铁长子”——武钢
放在青山。
年10月,
武钢正式破土动工,
十万建设大军云集青山,
建设新钢城。
▲武钢一号高炉建成投产庆典
年9月13日,
武钢正式投产。
毛泽东主席亲自登上炉台,
见证武钢炼出第一炉铁水,
▲毛泽东在炉台上向职工挥手致意
高炉出铁的火光,
映红了江城的夜空,
染红了这片热土。
红钢城,红卫路,
工人村,厂前,
红色名字的衍生,
昭示着昔日“荒五里”
变身“十里钢城”,
青山由此注入永久的红色基因!
▲摄影:张由琼
长江边的这片苏式红房子,
从高空中俯瞰,
宛如一个“囍”字,
红砖、红瓦、红墙,
见证着青山的发展。
▲摄影:胡春燕
在中国囍的注视下,
青山迎来了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新一代青山人,
秉承父辈的红色情怀,
红色基因激发红色细胞,
大力推动“红色引擎共同创造”,
创新打造“五大红色服务载体”,
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天天敲门组
网格员、党员、民警、志愿者、物业管理员等力量整合在一起,成立“天天敲门组”,“包网格、包楼栋、包家庭”,采取天天敲门18法,对青年群体线上“敲”,特殊人群及时“敲”,空巢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经常敲,重点人群时时敲,辖区企业定期敲,敲出邻里和谐,敲出幸福生活。
顺顺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联合社区综治干部、民调员、律师、职能部门驻点顺顺吧,直接面对居民,把群众“最怨最恨最急最盼”的事,化解在家门口,顺气顺心顺民意,立德树人,凝心铸魂。
好样的工作队
全区74家单位全覆盖成立“好样的工作队”,组织党员干部到街道、社区报到,盯群众痛点,抓工作难点,让职能“沉到底”,让服务“入群众心”,有效解决房屋渗漏、电梯故障、道路破损、二次供水、积案化解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四点半学校
针对青少年放学早,无处可去、无人教育管理等问题,集合团委青教办、教育局、公益性社会组织、群众服务团队等资源,将团干、社工、志愿者、大学生等力量全面发动,对青少年进行课业辅导、绘画、书法、手工制作、乒乓球、心理咨询等培训,丰富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拓宽视野,发掘潜能,提升孩子普惠素质,消除家长后顾之忧。
社区好味到大食堂
坚持“因地制宜、安全便利、公益平价”原则,在老年人聚集社区打造“社区好味到大食堂”,引入公益性社会组织管理运营,为空巢、高龄、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配餐、进餐、送餐服务,让老年人吃好饭、少花钱。
60年一甲子,
沧桑巨变,
恍如隔世!
青山的红色党建品牌,
再次引起共和国领导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