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科普游文化行走鼓楼沿江科普走廊
扬子晚报网6月11日(记者徐媛园)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京市科协联合鼓楼区科协共同举办了云游鼓楼沿江科普走廊活动。南京广电主持人孟苏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南京长江大桥陈列馆,环步映虹桥,体验江豚书屋。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我们重要的文化遗产,还入选了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建桥的峥嵘岁月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红色的记忆,更多的是给我们留下了科技的记忆。当时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克服了种种困难,自力更生建设完成了这座举世瞩目的大桥。”鼓楼区科协副主席许启明介绍说。位于大桥南堡下方的映虹桥是今年新晋网红“地标”,其跨越外金川河、呼应南京长江大桥、贯通滨江风光带,引来游人如织。沿江的江豚书屋,可以通过监测系统邂逅“微笑天使”江豚。“长江江豚孕期约10-11月,每胎只产一仔,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远高于人耳的接受范围,超声波能够有效地快速地帮助它识别江中的环境,对它来说就像眼睛一样,起到弥补视觉的作用。”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介绍说。
据鼓楼区科协副主席许启明介绍,南京长江段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鼓楼区,区科协有责任有义务把这段岸线相关的科普资源用好,让更多的市民能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下一步准备召开一些与长江大保护相关的高层科普论坛,让这些论坛进学校、进社区、进厂矿企业、进机关,向更多的人宣传科学知识,宣传环境保护。
校对李海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