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大会集锦用自己的力量在中国大地上
校友代表发言
聚“四”一团火
散“十”满天星
在毕业十周年纪念大会上
三位同学跟大家分享了
毕业后这十年间的奋斗故事
让我们重温这些精彩瞬间
用自己的力量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美丽画卷
肖绪青
水利系水工81班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路桥公司武阳三标总工兼副经理
发言视频
发言全文
敬爱的各位老师,各位校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肖绪青,是清华水利系08级本科生,毕业至今一直在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路桥公司工作。弹指一瞬间,我走出校门已十年,而今重回这片故地,我感到非常亲切和温暖。值此母校周年庆之际,很荣幸作为毕业生代表,与大家分享十年来在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经历。
一是阅历是最好的财富。我十年前毕业离开清华,走向工作岗位,开始了从城市到山野的回归。十年来,先后在美丽的水电之都宜昌参与至喜长江大桥的建设、在遥远的大凉山见证木里河上卡基娃水电站的崛起、在山水灵动的山城重庆参与了重庆绕城高速网的编织、在青山绿水的多彩贵州完成了夹岩水利枢纽一拱跨深谷的壮举、在灵秀之地的湖北故乡亲历着武阳高速的建设热度。参与建设的一个个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项目,感恩母校的栽培,让我学有所用;也感谢社会这所大学,让我继续成长,用一个个实践的难题磨砺着我的意志,开拓着自己的见识和视野。十年来的一线经历,我见过许许多多的人,也面临过许许多多的难题,曾有不少次热锅上的蚂蚁般的煎熬,也有柳暗花明的欣喜,我感恩这份阅历带给我的成长体验。
二是奉献是最大的喜悦。我牢牢记着我们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走出校门满腔“许党报国”的壮志。十年来,我用自己的专业所长,走进有着半个世纪红色传统的葛洲坝集团,为国家战略执行贡献微薄的力量。参与修建的卡基娃电站为国家提供绿色清洁水能,也打通了木里到西昌之间的交通通道;参与修建的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并为区域扶贫开发并改善生态条件创造条件的项目,符合国家脱贫攻坚、低碳发展的理念;正在建设的武阳高速是武汉到南昌高速中的一部分,是形成武汉南昌三小时城市圈的重要纽带,契合国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定位。我很幸运生于这个时代,更幸运能参与到国家发展建设的浪潮中,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在奉献中见证美丽中国的建设速度,更收获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喜悦。
三是本色是最美的自信。要找准自己认定的人生路径,并明白为之奋斗的意义。这些年来,其实有很多人都问过我一句话,你清华的当时为什么会到施工单位来,“工资不高压力大,一年到头在外漂,工作环境也比较恶劣”,我一直在躬身实践中找答案,搞科研、创业、从政等都很好,我更喜欢看平湖出高峡、道路贯东西、大桥飞架南北,喜欢用自己的力量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美丽画卷,让天堑变通途,这件事有意思有意义。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胸怀家国天下,肩扛使命担当,为梦想矢志奋斗。
最后,致敬每一个默默为国奉献的人,追光者终见光明!
谢谢大家!
校友简介
肖绪青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路桥公司武阳三标总工兼副经理
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后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建设工作,先后参与宜昌至喜长江大桥、卡基娃水电站、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夹岩水利枢纽、武阳高速公路等国家和地方重点项目,主要从事施工技术研究和项目管理工作,先后取得三项发明专利和四项实用新型专利。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