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轩游记之浔阳楼,因宋江题反诗而闻名于世
5月3日,上午先去了浔阳楼。此楼离九江市中心很近,紧靠长江之滨,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
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韦应物的诗中。随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而真正使浔阳楼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小说中的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使浔阳楼名噪天下。
上午来此游览的人很少,附近道路上停车也寥寥无几,和滕王阁相比差别很大。
其实九江的地理位置很好,自然资源也相当丰富,有名山(庐山),有大江(长江),有大湖(鄱阳湖),历史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国内同时具有这些条件的城市着实不多。近些年的发展相对缓慢了些,我有不少九江的朋友,他们也有这种感觉,人才外流也非常严重。
就拿浔阳楼附近的房地产开发来说,此处位于长江之滨,到市中心步行也就15~20分钟,环境条件非常优越,但那时却显得荒凉,道路两边大多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屋,还有一个看起来比较破败的工厂。如果在其他城市,早就被重点开发了起来,我曾经在在涪陵江边小区生活过一年,涪陵江边基本都是高档住宅和商业旅游设施,江边景观大道上始终都能看到许多来此游览休闲的人群。
我所看到的是那个时候的九江,现在的浔阳楼附近可能大不一样了,有时间再去游览。
浔阳楼,外三层内四层,九脊层顶,龙檐飞翔,瓦朱栏,四面回廊,古朴凝重。
浔阳楼曾由设计过黄鹤楼的工程师向欣然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他参照《水浒传》插图和宋代《清明上河图》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楼北两面顶檐下各悬有赵朴初题写的《浔阳楼》巨幅匾额。
我们车停在路边,步入了浔阳楼,一楼大厅东西两壁镶嵌了两幅大型瓷板画,彩绘着“宋公明发配江州城”、“浔阳楼宋江题反诗”、“黄文炳设计害宋江”、“梁山泊好友劫法场”等栩栩如生的画面,为浔阳楼增加了传奇色彩。
大厅内还陈列着全国旅游景点上唯一的一套《水浒》一百单八将的人物瓷像,把一个个英雄好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游客面前。
二楼忠义堂为当年宋江醉酒题诗的地方。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对浔阳楼写道:
宋江看见那一派江景非常,观之不足。一座酒楼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宋江来到楼前看时,只见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写道: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
上楼凭阑举目看时,端的好座酒楼。但见:“雕檐映日,画栋飞云。碧栏干低接轩窗,翠帘幕高悬户牖。消磨醉眼,倚青天万迭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白苹渡口,时闻渔父鸣榔;红蓼滩头,每见钓翁击楫。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系花骢......”宋江看罢,喝彩不已。
在幽囚于此之后,又曾独酌此楼,酒后疏狂,抒写郁闷,断然题下“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诗”,于是引出那段千年传奇……
三楼是回廊,主要陈列字画,其中一幅就是庐山的三叠泉瀑布。
四楼为茶室,也是赏景的最佳处,摆满了仿古桌椅。如果能坐在这儿,喝上一杯美酒,或喝茶乘凉,观看着苍茫的江水及来往的轮船,是多么令人感觉幸福的事,也更能体会古代文人雅客在此饮酒喝茶的韵味。
可惜当时没有这种服务,现在的众多名楼都已经成为旅游景观,游客蜂拥而至,流水般经过,拍照留念,不再有机会体验这种感觉了,只能靠想象揣测古时的热闹景象。
走在外面的回廊里,远望滚滚长江,九江长江大桥横跨江面,船只来回穿梭,好一幅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从浔阳楼出来,附近还有一处景观,走过去才知道是锁江楼。锁江楼原有一楼一塔,明朝万历十四年,时任九江郡守吴秀,为防水患,据阴阳家之言,在九江临江的回龙矶上募资修建了锁江楼,时称江天锁钥楼,高三层,楼旁有四头镇水铁牛,后又在在楼南建立了一座高25.26米的宝塔,名为文峰塔,又称回龙塔。
明朝万历三十六年,九江发生地震,江边岩基石崩溃,锁江楼及两条铁牛坠入江中,锁江楼塔和另两条铁牛幸存。
清朝年间对塌楼进行了重修,并增建看鱼轩。清末,楼、轩俱毁,唯塔独存,形单影只,塔影锁江。
抗日战争期间,文峰塔又遭受日军炮击,虽留弹伤,仍屹立不倒。后塔基沉降,塔身倾斜,经过年修葺和年纠倾加固后,经历了四百多年风雨的文峰塔,依旧雄风不减。而时下的锁江楼与观鱼轩是年修复重建的。
锁江楼塔是九江的风水宝塔,又叫文峰塔、回龙塔,历经数百年,依然傲然屹立,高耸蓝天,潇洒古朴,伟岸气昂,塔影锁江,风雅微妙,保佑着来往的船只和此地的百姓。
从近处仰望此塔,塔身表面灰褐色中带有绿斑,少许小植物在塔身表面生长出来,见证着它的古老与沧桑。
锁江楼临江边有一条观景长廊,在此漫步,看远处江堤上有人垂钓,享受着生活的闲适怡情。
再看滚滚东流的江水,不禁想起了明代杨慎所作,杨洪基演唱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每次听到杨洪基用他那浑厚低沉的美声唱这首歌,都会被它深深打动,并感触不已。不管听了多少遍,仍依然如此。整首歌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荡气回肠,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既然“是非成败”都如同过眼烟云,就不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不管过去,当下,还是以后,追逐名利似乎总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缰利锁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难以自拔。既要拿得起,进得去;还要放得下,跳得出。不管你留也好,去也罢,四季照样变化,朝代照样更迭,生命照样老去。面对短短的人生,我们又何必一定要去强求什么呢?
带着这份感慨,离开了九江,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