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访华细节吃龙凤斗吓一跳,馄饨

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pf.39.net/xwdt/150707/4651571.html

这是赫鲁晓夫首次访华的第2篇文章。

年国庆节前,赫鲁晓夫率70人代表团访华,参加国庆典礼,签署系列援建文件,加深了中苏深厚友谊,巩固了自己领导人地位。

这些背景和文件,在前文已有所述。

今天我们来看他此次来华的一些趣闻,去了哪里,吃了什么。

赫氏访华,用上了筷子

一、专程游历中国6城

“我们应该相互支持,只是我们还很穷,想多办点事,但力不从心。总的来说,还是你们帮助我们的多一些。”

年10月6日,当会谈结束,赫鲁晓夫提出向中国追加15个援建项目后,毛主席谦逊地向他表示了谢意。

毛主席还问他,是不是要到我国各地去看看。

赫回答,一定要去各地看看,“你们这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我们想去的地方很多,因时间关系,只能到沿海几个城市去看看。”

另外,赫还提出,如果有时间,走的时候想去东北看看,从那里回国。

毛主席高兴地说:

“随你们的便,你们愿意到哪里就到哪里,就像在你们自己家里一样。”

因为要制定谈判后的协定文书,赫鲁晓夫留下几个工作人员,在京和中国的同志们一起工作,剩余的人,都跟他出发了。

出发前,他来到了北京东城区南小街宋庆龄居住的地方,看望这位国父遗孀。

31年前的年,《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签署,苏联开始对孙中山进行财政、军备等方面援助。

孙中山签署的鲍罗廷委任状

鲍罗廷,是苏联方面派往广州的代表,协助孙中山做了许多实际工作。

1年后,孙文不幸因癌离世,鲍罗廷为他起草了致苏联遗书。

后鲍在苏联因“间谍案”被捕入狱,在流放西伯利亚时不幸去世。

时过境迁,赫鲁晓夫如今上台执政,政策与斯大林期间有很大不同。

在宋庆龄家的四合院,赫鲁晓夫、布尔加宁、米高扬等代表团贵客,与孙夫人围坐一堂,叙旧话新,看枝头红榴累累,闻庭院秋菊芬芳,其乐融融。

家宴上,夫人亲自烧制了红烧鲑鱼等中式菜肴,客人们吃得赞不绝口。

席间,赫鲁晓夫向她透露,有关鲍罗廷的案件,他们已经发现了诸多疑点,正准备重新审理。

这消息给了夫人莫大安慰。为历史做出贡献的人,不会永远蒙尘。

第二站,南京。

南京是孙中山陵墓所在地,他们到那里敬献花圈,缅怀这位历史伟人。

孙在苏联声誉也很高,列宁曾赞其“是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

第三站,上海。

重点是考察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

赫鲁晓夫参观市容,游览黄浦江,登上上海百老汇大厦17层阳台观览夜景。

负责经济工作的米高扬,则深入到大街小巷,捕捉经济发展的细节。

由于是在夜晚,许多商店关门,米高扬看到有许多夜市小吃摊点很有人气,下夜班的工人们纷纷在此就餐,大快朵颐。

米也深受感染,来到一个馄饨摊前,点了一份馄饨,又买了2个火烧。

据随行的中方翻译朱瑞真回忆,米氏对这种小吃赞不绝口,一边品尝一边说味道真好。

配图

他甚至把这个细节带回了北京。在签署文件时,他对毛主席说:

新中国成立5年来,经济发展的很好,以上海为例,一个工人下了夜班,花2毛2分钱就可以吃一份很好的夜餐:一碗馄饨、两个火烧。

“我们十月革命5周年时,私人工商业早已搞光了,国营的还没有跟着建起来,想买片面包都很困难。”

从街头馄饨摊点看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苏联的经济专家眼光真是独到。

第四站,杭州。

原本计划是,在杭州游览了西湖,不停歇直接就去广州。但杭州方面早已准备好了宾馆,盛情邀请。

无奈,在主人一再挽留之下,赫鲁晓夫一行在杭州吃了午饭。

第五站,广州。

由于飞广州时,翻译未与赫鲁晓夫乘坐一架飞机,而广州方面获悉代表团带的有随团翻译,所以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去机场迎接时,并没有带翻译。

就这样,提前到达的赫鲁晓夫,和迎接他的陶铸,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见面了,两人哑巴一样打手势交谈。

这就是所谓的尬聊吧。等了15分钟,翻译才到场。

赫氏访华,民间欢迎

在广州,赫鲁晓夫向广州起义时的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敬献花圈,参观了那里的橡胶园。

在广州吃饭时,当地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上了一道名为“龙凤斗”的菜。菜名引起的大家的兴趣,闻听翻译是龙凤之肉,两位女宾吓得不敢动筷子。

在解释是蛇肉和鸡肉之后,一桌人才大胆吃了起来。

第六站,武汉。

本来去武汉想看望二七大罢工旧址,但彼时武汉遭遇了洪水,长江水势凶猛,乘船过江太过危险,只得作罢。

他们在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李雪峰的陪同下,到江岸观望了滚滚长江。

3年后,这里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成了武汉长江大桥。毛主席望之感怀,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豪迈诗句。

人民币上的武汉长江大桥

二、归途再看东北5城

六站游历结束,赫鲁晓夫按计划回到北京,与毛主席共同签署系列协定、宣言、公报等文件。10月13日晨,他们在北京启程回国,顺路参观了东北几个城市。

第一站,旅大。

旅顺和大连,合称旅大,年国务院批准后,才改成大连,而把旅顺作为大连的一个区。

在旅顺苏联海军基地,赫鲁晓夫观看了海军演习。

根据刚刚签署的文件,这个基地要在半年后撤离,交中方完全控制。

赫鲁晓夫此次到访,估计是最后的视察了。

第二站,鞍山。

参观了年刚竣工的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七号炼铁炉等大工程。

第三站,沈阳。

重点参观了铁西工业区,北陵公园。

第四站,长春。

陪同参观的是昔日驻长春的东北苏军司令,马林诺夫斯基。

在溥仪皇宫,赫鲁晓夫听他讲述了溥仪被押往监狱的一段趣闻。

离开皇宫,赫鲁晓夫去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第五站,哈尔滨。

这里挤满了苏联侨民。为确保安全,警卫们挡住了人群。赫鲁晓夫却主动走近他们,和他们交谈。

这些侨民说他们思念祖国,想回国。次年春,苏联政府决定把愿意回国的侨民,全部接了回去。

在哈尔滨,赫鲁晓夫还参观了苏联援建的亚麻厂,游览了斯大林公园。

10月17日上午,他们乘专列,从哈尔滨返回莫斯科。

从9月29日抵京,到10月16日晚离哈,赫鲁晓夫代表团在中国19天,从南到北共游历了11座城市。

上述这些资料和细节,皆出自当时随行人员的各种回忆录。

从斯大林逝世、贝利亚被捕、马林科夫弱化之后算起,赫鲁晓夫执政苏联10年,期间3次访华,与中方的关系是他执政时期的重要考虑。

此次访华是他的首次中国之行,也是3次访华中时间最长、人数最多、诚意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次。(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